《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是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多样文明,多彩生活”的第二课。本单元涉及的是我们的世界、我们的国家这一学习领域。《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在教材上设计了三个课时,本教学设计基于新课标单元整体教学的要求,对课时内容进行整合,将第三课时“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内容纳入“多彩的世界文化”中进行整体设计,旨在通过服饰、舞蹈、建筑、交往礼仪等文化形式引导学生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了解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交融。
基于课程标准、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师将本课时分为“看”多彩文化,“说”见面礼仪,“悟”文化自信,“寻”文化足迹四大板块,层层深入,拓展学生思维,实现学习目标。第一,“看”多彩文化,感受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体会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第二,“说”见面礼仪,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理解文化的差异性,知道面对文化差异应持有的正确态度。第三,“悟”文化自信,从迪士尼动画《花木兰》到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习近平总书记的发言,扩展学生视野,在树立在尊重、保护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以开放的胸怀自觉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的观念。第四,“寻”文化足迹,引导学生探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儿童节”方式为课后实践,感悟同一个世界,不同的习俗,共同的祝福。
整个教学设计在“任务驱动”下,学生通过探究建立舞蹈、衣食住行等与自然环境、文化历史、生活方式、传统习俗等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与创新性,并且在任务引领下,明确探究方向,不断促成研究的深入,从而达成课时目标的有效落实。教师给予学生学习支架,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对比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和交融的趋势,在文化交融中,保持民族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