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点:
《三角形的内角和》这节课以“观察--猜想--验证--应用”为主线,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不知不觉”地学习到新知识。经历“猜、量、剪、拼、折”等活动,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会用这一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并在三角形的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的探究活动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1、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思维为主线。在活动中,既不像过去那样告诉学生怎么动手去验证,也不是随意放开让学生盲目地操作,而是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从不同的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自主参与验证活动,在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和想象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论证推理能力。
2、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教学中,小组合作,选择自己能够做到或者愿意尝试的方法进行验证。对于得出结论的学生鼓励他们思考新的方法,尽量全员参与学习过程,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完成探究活动之后,在有亲身体验的基础上,选择了不同方法的小组代表演示自己的探究过程或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3、练习体现层次性,知识技能得于落实和发展。当验证掌握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后,由易到难设计了具有梯度的练习题。独立完成,全班展示交流,既练习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又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训练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不足:
一、实践操作展示得不够。学生用“折一折”的方法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时,把任意三角形的三个角折成一个平角,可能是我准备的学具较小,折出的平角不标准,在小组合作时有学生想到了,也动手操作过,但在全班交流时,部分学生不敢举手发言。二、在展示交流环节中,关注学困生程度不够,没有给这些学生机会,导致只是听听而已。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吸取教训,弥补自己的不足,用更好的教学方法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做到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数学教学真正成为每一个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