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组合》一课是河南大学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十二课。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文字、自选图形的添加和美化等操作的基础上开展的一节课。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学会在画图软件中对多个自选图形进行组合、创作设计出新的组合图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情趣,通过小组创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整个教学过程共分为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上课初,学生通过观察小猪和小兔子的头像组合图形,初步感知组合图形的概念,同时,用小动物的形象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第二个环节,首先让学生化身孙悟空,进行角色扮演,先挑战第一个角色:操作小能手,组织学生任选一个作品动手操作,进而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接下来挑战第二个角色:我是小园丁,组织学生绘制“小草微微笑,请您绕一绕”的标语牌,进而巩固基本图形的绘制、颜色的填充、文字的添加等操作方法,此环节,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转化思想。
三、回顾整理,创作提升
第三个环节让学生挑战第三个角色“小小创作家”,组织学生自主创作一个由图形组合而成的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最后挑战“小小评判员”,让学生点评各小组的作品,培养学生创作美、欣赏美的能力,在自评、互评、师评中获得进步。
四、巩固提升,布置作业
最后一个环节,通过让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并利用课余时间创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组合作品,使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巩固图形组合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整个教学环节,以活动为主线,活动难度由易到难,使学生从做中学,玩中学,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