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的最后一课。本课由三个板块组成。本课时重点学习后面两个板块。“广告都可信吗?”这个板块主要通过课前调查结果的分析,消费经历的分享,观看“学习枕”电视广告,了解案例及央视报道,引导学生认识到不是所有的广告都可信,并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梳理出虚假广告的危害性。“学会识别广告”这个板块主要通过梳理破解广告“秘密招数”和抵御“彩色蘑菇”的方法,引导学生合作共创,在面对诱惑式广告时,学会如何躲避猛烈攻势,在总结具体的方法的同时,提高广告的辨别力,树立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学习做理性的消费者。本节课的两个话题联系紧密,从认识广告不一定都是可信的,到学会辨别广告的真假,再到用恰当的方法抵御广告的诱惑,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对广告有了一步步深入的认识。同时,增强法律和道德意识,提高对信息的辨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