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采用我校编程教学基于项目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共围绕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一、整体感知
由老师带领学生自行感知《玩转七巧板》小游戏,感知游戏角色和角色需要完成的设置。做到心中有数。
二、角色分析
师生共同分析程序中涉及到的角色和各类角色应该完成的动作设置。明晰本节课的程序制作目标。
三、流程分析
清楚了角色和角色要完成的动作设置,小组讨论共同完善导学案中的彩色七巧板角色流程图,对于七年级,本环节导学案中会给出关键模块,学生只需填写到相应位置即可。通过梳理角色流程图明晰程序完成的步骤。
四、脚本制作
1.教师演示——解决难点问题
本课中如何选择角色的点击/按下/放开的三种状态是难点也是程序的易错点,但不是重点,通过教师演示,师生共同分析,帮助学生明确掌握三种状态的不同执行过程,在程序制作过程中应如何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状态。
2.自主练习——拖动,旋转变形
练习中再次通过选择按键的按下/放开状态巩固不同状态的区别,攻克难点问题。
3.小组合作——拼图
小组在小组长电脑上共同讨论,分析问题解决方案,掌握方法后再自行创作自己的脚本。充分发挥了小组的帮带作用,并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学有所获。
五、优化提升
优化提升是基于项目的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本课以挑战任务的形式布置为课下作业。
整个过程师生互动充分、流畅、自然,课堂教学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