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 >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本节课从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着眼,延伸到化学实验室,从定性到定量,不断延伸拓展,开拓学生思维,理解定量研究的意义,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诗歌导入,运用大单元、大概念进行教学。采用实验法、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呈现出四个环节:知识回顾、科学探究、科学分析、问题交流。条理清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利用生成问题,深度探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回忆海水晒盐的步骤,提出问题,引出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

2.每一大组设置A、B两个小组,组员分工明确,科学实验,投屏学生的实验过程。

3.及时复盘,指出错误操作及影响,多角度分析误差原因。

4.归纳同类型实验的一般思路与基本方法,拓展延伸,交流讨论。

    课堂小结利用概念图梳理知识。作业设计:结合生活生产举一例说明食盐的制取和用途,体现中国智慧推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评审中未开放观看
王静 发表于 2024-04-17 09:07
讲师信息
王静 郑州市第六十四中学
中小学一级教师
  • 原始文件请联系作者获取
  • 王静-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zip
  • 自我评价
    优点:
    1.本节课从大单元、大概念入手,运用思维导图,建立盐的知识体系,认识化学变化观,设计思路条理清晰且新颖,知识结构完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2.分组探究,组内多种组合,,分工明确,合作探究,及时复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及时解决生成性问题。 3.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古代科技名著《天工开物》导入,到最后的作业设计,前后呼应,彰显“中国智慧”推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不足:
    更多...最新视频
    42 人看过这个视频?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