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 >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本节课以使用“洁厕灵”和“炉具清洁剂”进行家居清洁创设情境,“洁厕灵能否与炉具清洁剂混用?”为驱动性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学生经历“初探酸碱混合”、“验证反应发生”、“探析微观实质”、“认识中和反应”、“赞美中和之用”等环节,运用分组讨论、实验探究、调查交流等形式,借助希沃投屏、星火智慧课堂、数字化实验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实验探究、证据推理等科学方法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等核心知识展开教学。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探究和演示实验,从物质变化、能量变化等视角探究酸与碱的反应,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利用数字化实验和摆放微粒活动,从宏微结合、元素守恒的视角认识酸碱反应的实质和产物,引入中和反应的概念,形成“宏观—微观—符号”的学习思维;通过调查交流,认识中和反应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合理、科学使用化学品的意识,感受化学学科价值。


评审中未开放观看
李莉 发表于 2024-04-19 22:41
讲师信息
李莉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外国语学校
李莉,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小学二级教师,曾获得河南省实验教学优质课三等奖、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三等奖、郑州市实验教学优质课一等奖、郑州市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郑州市“基础教育精品课”二等奖、多次获得管城区优质课一等奖等;被评为管城区教学创新先进个人等。
  • 原始文件请联系作者获取
  • 教学方案.zip
  • 自我评价
    优点:
    ①融合劳动教育,重视化学知识生活化及对学生劳动教育的培养。②实验创新:将课本实验与温度传感器相融合,从“反应物消耗”和“能量变化”角度验证反应,教师创新实验,从“新物质生成”角度验证反应,使无明显现象的反应“可视化”,引导学生从“物质变化”、“能量变化”的角度认识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初步形成认识化学反应的系统思维意识,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借助“滴数传感器”、“pH传感器”和“电导率传感器”的数字化实验和摆放微粒的小组活动,从微观、定量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③以学生为主体: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自主查阅“中和反应的应用”相关资料并分享交流,将对中和反应的认识进阶到实际应用,并学会科学、合理地使用“洁厕灵”等化学用品,体会化学学科价值。④时间调控合理,探究活动紧凑且有序,同时采用希沃投屏、星火智慧课堂等多种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师生互动多元,在方案分享、自评、互评的过程中,实现“教-学-评”的一体化。⑤教态亲和,语言简练,逻辑清晰。
    不足:
    课堂上对学生的鼓励性语言缺乏艺术性。
    更多...最新视频
    36 人看过这个视频?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