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 > 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


本节课以化学史作为情境主线,以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模型建构作为活动线,利用定性试验分析水的元素组成,知道利用“分”与“合”的方法都可以研究物质组成,建构研究物质组成的思维模型。而根据科学家的定量实验推断水分子的构成,让学生利用模型拼装出水分子的结构模型以及水分解的化学反应模型,让学生对于分子和原子的认识更加深刻,建立“宏—微—符”三重表征之间的关联,为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的学习(即化学式与化合价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化学知识的学习更加系统化,体现化学核心素养,突出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教学能力较强,突出“化学变化中元素不变”的化学观念的培养,关注思维模型及微观模型的建构,关注科学态度的形成,体现文化自信。

评审中未开放观看
曹永强 发表于 2024-04-20 00:19
讲师信息
曹永强 清华附中郑州学校
清华附中郑州学校初中部备课组长,郑州市骨干教师,郑州市教育局优秀教师,曾多次获得省优质课二等奖,郑州市优质课一等奖。
  • 原始文件请联系作者获取
  • 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 上传资料.rar
  • 自我评价
    优点:
    本节课以化学史作为情境主线,以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模型建构作为活动线,将知识学习系统化,建构研究物质组成的思维模型,体现化学核心素养,突出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教学能力较强,突出“化学变化中元素不变”的化学观念的培养,关注思维模型及微观模型的建构,建立“宏—微—符”三重表征之间的关联,关注科学态度的形成,体现文化自信。
    不足:
    更多...最新视频
    64 人看过这个视频?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