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物理 > 11.1 功


(1)本节课从“功”的历史入手,通过生活中自己的工作功劳的大小引入,再了解功的历史,通过学生分享的形式呈现功的历史,通过一张张羡慕又佩服的脸庞可以知道,学生有着极强的求知欲,同时也让学生对功有着完整的认识。同时体现新课标的要求:跨学科(历史:科技与科学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在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和不做功的三种情况学习环节,通过画出受力示意图的方式分析明确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及不做功的三种情况。鼓励学生利用书桌上的物品分享做功的例子,通过切身体验,加深了对功的理解同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活跃了课堂气氛。

3)课堂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贯彻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多次利用身边的物体做实验,比如两次用到物理课本做实验让学生能亲身体验力做功大小的不同,利用钩码体验 1J的大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突破了难点。

4)课堂的时间分配比较科学合理,内容正确、准确、重视知识的形成、巩固、深化和应用。


评审中未开放观看
赵威 发表于 2024-04-25 16:48
讲师信息
赵威 郑州市第五十四中学
中学二级教师,物理教育专业,2020年参加课堂达标活动,获区级二等奖等奖;2023年参与了郑州市中小学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一纸托起千斤重,一桥架起数理学》成果获市二等奖;2023年参加“郑州市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评选活动”获得一等奖;一直从事一线教育教学研究,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和教学经验
  • 原始文件请联系作者获取
  • 功.zip
  • 自我评价
    优点:
    本节教学内容分为学习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了解功的概念以及功的大小计算两个主要内容,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还没有学习关于能的知识,在没有能量转化的知识的情况下,对于功的概念的理解比较困难,所以本节运用了大量的实例、小实验和小体验,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在一系列的活动体验中学到了知识,达到了教学目标。本节课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组织教学,学习效果较好,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直观演示、引导发现法和讲解法,学生则采用自主体验、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学习效果明显。 我认为做的较好的地方: (1)本节课从“功”的历史入手,通过生活中自己的工作功劳的大小引入,再了解功的历史,通过学生分享的形式呈现功的历史,通过一张张羡慕又佩服的脸庞可以知道,学生有着极强的求知欲,同时也让学生对功有着完整的认识。同时体现新课标的要求:跨学科(历史:科技与科学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在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和不做功的三种情况学习环节,通过画出受力示意图的方式分析明确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及不做功的三种情况。鼓励学生利用书桌上的物品分享做功的例子,通过切身体验,加深了对功的理解同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活跃了课堂气氛。 (3)课堂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贯彻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多次利用身边的物体做实验,比如两次用到物理课本做实验让学生能亲身体验力做功大小的不同,利用钩码体验 1J的大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突破了难点。 (4)课堂的时间分配比较科学合理,内容正确、准确、重视知识的形成、巩固、深化和应用。
    不足:
    (1)教学语言重复,不够简洁; (2)极少部分同学参与课堂的程度不高,成为物理学习中的“弱势群体”。 (3)在总结时多让学生展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更多...最新视频
    18 人看过这个视频?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