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收藏 | 举报 | 分享到教育微博 访问 8547 次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内容,本节课是每年高考必考的重点知识,所以在设计时主要采用“小切口,深分析”的方法,学生活动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

本节课首先通过“青藏高原隆起”的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接着是自主学习部分,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然后是合作探究1:青藏高原地区气候特征的成因分析,让学生了解青藏高原如此的气候特征主要是由于地形隆起后海拔高造成的。从而提高学生合作探究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着就是合作探究2,根据导学案上的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推理青藏高原的河流、地貌、生物及土壤的状况。一方面提高学生读图、阅读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之后通过青藏高原这一案例分析推理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最后是随堂练习和课后作业,随堂练习主要是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张烨 发表于 2014-11-29 21:44
讲师信息
张烨 郑州十一中
  • 原始文件请联系作者获取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张烨.rar
  • 自我评价
    优点:
    一、设计本节课时主要采用“小切口,深分析“的方法----就 “青藏高原地区”一个案例深入探讨和分析,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对其它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从而归纳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二、材料准备充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这一重难点,主要以青藏高原地区为例来分析,而学生对青藏高原地区的基本自然地理概况不太熟悉,并且在分析时还涉及一些有关“土壤形成“的内容,所以课前准备了很多材料,还提前让学生准备了很多材料。 三是紧扣课标,思路清晰。本节课的课标要求为: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我将课标解读为以下学习目标:1、根据教材内容说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及成因。 2、以青藏高原为例分析 “海拔高” 在青藏高原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并由此推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四是贯穿课堂的情景设置和角色扮演有趣、合理。本节课设置了这样一些情景和角色,比如合作探究2。这样的情景设置通过对某个社会情景中的角色扮演,并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给学生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使学科知识向生活渗透,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不仅能做到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这种角色的改变缩短了师生间距离,改变了学生心态,活跃了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地理的学习向“通透“方向发展。比如:青藏高原气候特征的成因分析。
    不足:
    更多...最新视频
    58 人看过这个视频?
    • ()

      2025-01-13 17:05
    • ()

      2024-10-18 16:18
    • ()

      2024-10-05 17:15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