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道德与法制 > 《人人都应该懂得的道路语言》

| 收藏 | 举报 | 分享到教育微博 访问 6911 次

视频展示的是小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六单元第一主题第三课时《人人都应该懂得的“道路语言”》的教学实录,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调查、收集、讨论、交流等探究活动,认识各种常见的交通标志,并正确理解它们的含义及作用。通过开展自己动手设计一些交通标志的活动,提醒自己和他人注意生活中的交通安全,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内化和加深有关交通安全和自我保护的意识,指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会运用各种道路语言,提升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掌握交通安全自护的方法。



冉艳瑞 发表于 2015-04-07 10:53
讲师信息
冉艳瑞 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
郑州市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教师。
自我评价
优点:
整节课有以下几点值得称赞: 1、依托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活动过程中,授课教师依托教案设计学生的学案,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学生借助学案自主思考、主动获取知识,在活动中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发现、感悟和解决问题,实现由“学会”变成“会学”,有效地使外部学习活动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认识,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驱力。 2、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学中,授课教师始终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认知实际为出发点设计、组织教学。如导入环节设计的让学生体验小司机活动,学习过程中的游戏竞猜活动,以及拓展训练环节的“画一画”和“小小设计师”等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体验感悟,获得思想的升华,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的基本理念。 在教学手段上,利用多媒体,展示视频、图片等丰富学生的认识。例如:课前,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交通标志,并且把它们画下来,课上进行小组学习;出示大量常见交通标志,让学生判断它们的种类和作用,检验本节课所学知识;把学校附近十字路口交通状况拍成视频,以它作为切入点,引入为十字路口设置交通标志这一活动。这些教学手段既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拉近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为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不足:
教师对课堂的驾驭以及教师的教育机智等方面都有待提高
更多...最新视频
10 人看过这个视频?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