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思想政治 > 少年有梦+邓赛男+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外国语学校

| 收藏 | 举报 | 分享到教育微博 访问 4814 次

 

本课时以梦想为主线,通过“知梦——立梦——追梦——致梦”四个环节循序渐进展开。首先,“知梦——自主学习,共享共赢,基础知识过关”。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自学梦想的含义、少年梦想的特点,梦想的作用等基础知识。在对教材有了整体感知后,学生结合课前准备的材料展开辩论。两个辩题“梦想应着眼于未来,越大越有意义”、“梦想应立足现实,越小越好实现”,旨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引导学生不仅要仰望天空,更要脚踏实地,从辩证的角度认识到梦想可大可小。一方面认识到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少年梦想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推动作用,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认识梦想不是空想和幻想,而是立足于现实(个人发展方向、社会需要、时代特征相结合)大梦想是由无数个小梦想逐步实现的,如果梦想不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只能是空想和幻想,所以,梦想要与社会发展需要,与时代脉搏、中国梦紧密相联系。理解自己的梦想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梦的实现,中国梦的实现为个人梦想提供机会。

其次,“立梦——我手画我心,绘制自己的梦想蓝图”。在从理论知晓少年梦想重要的前提下,引导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梦想,开始第二个环节讲述自己确立此梦想的缘由及此梦想会给自己、他人、社会、国家的作用和影响,再一次深刻感受梦想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对人生有着的深远意义,感悟有梦就有希望。

再次,“追梦——分享身边的梦想达人,见贤思齐”。确立了梦想,如何让梦想发挥作用,分享自己最欣赏的追梦人,是为了见贤思齐,是为了让拉近少年梦想与现实的距离,启发学生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需要磨砺坚强的意志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需要我们增强生命的韧性。

最后,“致梦——用行动向梦想致敬”。通过诵读名言警句,勉励学生认识到梦想只有付诸行动才会变得神圣。结合课本的拓展空间,引导学生进一步完成自己的梦想蓝图的简易思维导图,围绕自己的梦想拟定三个努力方向,促进自我发展。并下一课时努力就有改变即如何实现梦想奠定基础,课后把梦想蓝图带给家人和老师,意欲引发学生真正思考自己的梦想,坚定自己的梦想,达到师长共助学生梦想,共筑中国梦的美好愿景。


邓赛男 发表于 2017-12-20 08:30
讲师信息
邓赛男 管城区外国语中学
邓赛男,中教二级,2012年6月毕业于郑州大学。现在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外国语学校任教,并在郑州大学教育学院研修教育硕士。
自我评价
优点:
1.本节课以梦想为线,通过“知梦——自主学习,共享共赢”、“立梦——我手画我心,绘制梦想蓝图”、“追梦——分享身边的追梦人,见贤思齐”、“致梦——诵读经典,用行动向梦想致敬”四个环节循序渐进展开,教学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2.本节课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德育性。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辩论赛、案例分析等教学形式和手段,注重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确立自己的梦想到分享身边的追梦人的事迹,见贤思齐,完善自己的梦想,激发学生内在自我成长的力量,培养自立自强的品质,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通过热播电影《摔跤吧!爸爸》,结合传统文化,润德无形,提升学生人文底蕴。最后作业布置完善自己的梦想蓝图,寻找实现3个实现梦想的努力方向,并引导让朋友、老师、家人知晓自己的梦想,为自己的梦想提建议,一方面延伸课堂,让学生更加坚定自己的梦想,另一方面通过此活动增进师生、亲子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增进师生和亲子关系,共筑中国梦。
不足:
1.教学设计初步设想是让学生时政播报,然而实际录课中采用的电影人物导入,虽然都是引导学生关注时政,关注生活,让《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与生活相联系,提升学生的知识的理解力,但作为本节课七年级的第二节课,学生在没有经过相关训练和指导下,难以实现时政播报。 2.课堂教师语言不够精炼,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单一。教学过程拘于形式,教学资源未充分挖掘。 3.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细致,在教学过程中仅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列提纲表达,未引导学生脱离提纲回答问题
更多...最新视频
43 人看过这个视频?
  • ()

    2024-11-03 23:02
  • ()

    2024-11-03 23:02
  • (李丽萍)
    0371173129
    2024-07-22 23:41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