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简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
二、品读趣味
1.打开课本104页,自由读课文3——12自然段,找出你认为最有趣的段落,抓住关键词句品一品,并谈一谈你的体会。
2.学生交流谈体会。
学生汇报认为最有趣的段落,并抓住关键词句说出有趣的理由。
(1)第3自然段抓动词感受趣就在这自由自在的动作中。
(2)第4自然段抓关键语句和词语感受趣就在不计后果的乱勾中。
(3)第11自然段抓关键词、句汇报感受趣就在这无拘无束的探索中。
(4)第12自然段抓动作和语言感受趣就在这放飞心灵的呼喊中。
(5)方法指导:一个个动作,一件件趣事,这园子里有小姑娘快乐的童年。这趣其实就在这动作、语言的细节描写之中。如果我们在写文章时也借助细节描写,肯定会使文章增色不少。
三、体悟亲情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5—10自然段,细细品读祖父的“笑”,从这“笑”中感受祖父的慈爱、包容等。
2.祖父的笑让这生活也快乐了许多。请同桌两人合作读5—10自然段中祖孙俩的对话,从孩子的回答和朗读中,感受祖孙之间的天伦之乐。
四、感受自由
过渡:在祖父爱的滋润下,童年的她看园子里的事物也成有趣的了,因为它们都活了。——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13自然段,感受植物的自由。
2.从萧红看这个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像作者这样把人物情感倾注在事物上,借助事物来表达人物的情怀,这种写法就叫“借物抒情”。
五、走近作者
1.园子里有作者快乐的童年,可作者的人生也如她的童年一般快乐和自由吗?让我们走进作者萧红。
2.介绍书的尾声部分,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走进萧红,了解萧红,感受她快乐文字背后内心的苦楚,深入体会她对园子的思,对童年的忆以及对祖父的念。
3.升华课题,对题目有深刻的认识。
让我们满怀深情地替萧红念出她思念的地方——读课题
这地方有爱她的祖父——读课题
这地方有她快乐的童年——读课题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感受到园子里的自由“有趣”,品味了萧红快乐的童年以及对祖父深深的怀念之情,同时还了解了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七、布置作业
板书: 我和祖父的园子
快乐童年 借物抒情
慈爱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