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通知公告
关于举行郑州市初、高中地理学科
优质课比赛初赛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研室,市直各中学:
为进一步推进“基于标准的教学”,提高我市地理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水平,根据郑州市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的总体安排,决定举行2016年郑州市初、高中地理学科优质课比赛活动。现将初、高中地理学科优质课初赛有关事宜安排如下:
一、基本要求
1.参赛人员
在2015—2016学年郑州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达标活动中获得区级一等奖的初、高中地理教师(具体名单见附件1,县区名单另行通知)。
2.参赛课题
(1)初中组教师从下列四条课程标准中任意选取一条或其中的一部分设计参赛课题:
①“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②“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③“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④“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2)高中组教师从下列三条课程标准中任意选取一条或其中的一部分设计参赛课题:
①“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②“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③“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3.参赛方式
本次优质课初赛采取由参赛教师在录播教室上课,将录像上传至郑州市教育信息网,然后组织评比的方式进行。
4.按照“班班通”录播教室课程录制技术的要求(见附件2)进行录像,确保录像清晰,能够真实、完整地呈现课堂实况,便于后期评比。
5.每节课40分钟,超时取消评比资格。
6.各县(市)应于12月31日前根据分配的评优名额将取得评优资格的教师信息进行上报(同时用电子邮件发到教研室中学语文科信箱jyszxywk@zzedu.net.cn),所有取得评优资格的教师需将授课视频及教学方案上传至iclass.zzedu.net.cn网站进行评选和展示。授课课题同市区初、高中,“班班通”录播教室课程录制技术见附件2。
二、上传时间
2016年12月31日之前按照要求上传完毕。
三、上传内容及路径
本次活动网站地址:iclass.zzedu.net.cn。教师的授课视频、教学方案及课件均上传至该网站进行评选和展示。网站使用办法见网站首页帮助目录。
附件:
1.参赛教师名单
2.优质课上传要求及注意事项
3.郑州市优质课量化评价表
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二〇一六年十月二十五日
附件1:参赛教师名单
(一)初中
|
序号 |
选手姓名 |
选手学校 |
报名职称 |
|
1 |
潘洲方 |
郑州四十四中初中部 |
二级 |
|
2 |
张伟珂 |
郑州四十八中 |
二级 |
|
3 |
高小芳 |
郑州三十七中 |
二级 |
|
4 |
靳会平 |
郑州轻工学院附中初中部 |
一级 |
|
5 |
燕子 |
侯寨一中 |
二级 |
|
6 |
柏霖 |
郑州八中 |
二级 |
|
7 |
宋华坤 |
侯寨一中 |
二级 |
|
8 |
卢晓明 |
马寨一中 |
一级 |
|
9 |
王亚楠 |
郑州八十六中 |
二级 |
|
10 |
陆佳 |
郑州八十中学 |
二级 |
|
11 |
赵智慧 |
经开白沙中学 |
二级 |
|
12 |
张倩红 |
郑州回中初中部 |
二级 |
|
13 |
刘庆庆 |
港区第三实验中学 |
二级 |
|
14 |
李睿国 |
郑州枫杨外国语学校 |
二级 |
|
15 |
田晓瑞 |
经开区外国语女子中学 |
二级 |
|
16 |
鲁红艳 |
郑州八十八中 |
二级 |
|
17 |
张国钊 |
郑州十九中初中部 |
二级 |
|
18 |
孙颖 |
郑州十九中初中部 |
无 |
|
19 |
陈改芝 |
郑州五十四中 |
二级 |
|
20 |
郭延霞 |
郑州七十九中 |
二级 |
|
21 |
孙改玲 |
郑州六十二中 |
二级 |
|
22 |
陈培博 |
河南省实验中学初中部 |
一级 |
|
23 |
马利钊 |
郑州七中初中部 |
一级 |
|
24 |
张志恒 |
郑东新区实验学校(初中部) |
一级 |
|
25 |
杨磊 |
郑州八十一中 |
一级 |
|
26 |
王娟 |
郑州四中初中部 |
二级 |
|
27 |
牛本凤 |
河南省实验文博学校 |
二级 |
|
28 |
栗洁玲 |
河南省实验文博学校 |
无 |
|
29 |
陈晨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初中部 |
二级 |
|
30 |
孙雨 |
高新区第一中学 |
二级 |
|
31 |
刘蔚 |
郑州七十五中 |
二级 |
|
32 |
贾山林 |
郑州二十六中 |
一级 |
|
33 |
冯倩 |
郑州八十五中 |
一级 |
|
34 |
赵花彩 |
郑州六十八中 |
一级 |
|
35 |
石红彦 |
河南省实验中学初中部 |
无 |
|
36 |
宋艳琴 |
郑州八十三中 |
高级 |
|
37 |
郭苗苗 |
郑州五十八中 |
无 |
|
38 |
王莉萍 |
郑州七十六中 |
二级 |
|
39 |
代艳彩 |
河南省实验中学初中部 |
无 |
|
40 |
于天瑜 |
郑州七十三中 |
二级 |
(二)高中
|
序号 |
选手姓名 |
选手学校 |
报名职称 |
|
1 |
戚新刚 |
郑州十四中高中部 |
一级 |
|
2 |
杜学翠 |
郑州二十中 |
一级 |
|
3 |
汪兴华 |
郑州102中学高中部 |
二级 |
|
4 |
郭钰 |
郑州中学高中部 |
二级 |
|
5 |
杨新轩 |
郑州实验高中 |
一级 |
|
6 |
赵雪 |
郑州七中高中部 |
二级 |
|
7 |
仝艳婷 |
郑州四十四中高中部 |
二级 |
|
8 |
王百舜 |
郑州四中高中部 |
二级 |
|
9 |
宁致远 |
郑州十六中高中部 |
二级 |
|
10 |
谢玉强 |
郑州四中高中部 |
一级 |
|
11 |
王婷婷 |
郑州二中高中部 |
无 |
|
12 |
刘树峰 |
郑州四十七中高中部 |
一级 |
|
13 |
倪明 |
郑州四十七中高中部 |
一级 |
|
14 |
徐杰 |
郑州102中学高中部 |
一级 |
|
15 |
王宾 |
郑州四十七中高中部 |
二级 |
|
16 |
李凤仪 |
郑州五中高中部 |
二级 |
|
17 |
王荣 |
郑州四十七中高中部 |
二级 |
|
18 |
杨青华 |
郑州一中 |
一级 |
|
19 |
邹勇 |
郑州四十七中高中部 |
二级 |
|
20 |
康宁 |
郑州二十中 |
二级 |
|
21 |
杨梦茹 |
郑州四十七中高中部 |
无 |
|
22 |
徐玮琦 |
郑州七十四中 |
无 |
|
23 |
赵海涛 |
郑州十九中高中部 |
二级 |
|
24 |
李子秋 |
郑州九中 |
二级 |
|
25 |
谢慧萍 |
郑州九中 |
二级 |
|
26 |
白宇 |
郑州回中高中部 |
二级 |
|
27 |
吕其建 |
郑州四十七中高中部 |
一级 |
|
28 |
郭晓鸽 |
郑州十二中 |
二级 |
|
29 |
江冰冰 |
郑州十二中 |
二级 |
|
30 |
杨晓燕 |
郑州十九中高中部 |
一级 |
附件2:
优质课上传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授课教师录制前的准备
(一)授课教师着装要求
教师着装应整洁大方。授课时精神饱满,同时鼓励教师展现个人授课风格。
(二)教学资料准备
教学视频能够正常播放和拖动,课件连接无误。课件背景颜色尽可能使用深色系背景,并与字体颜色要需形成明显反差。字体须加粗。便于观看和保证录制效果。课件PPT首页信息包括课题、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教师姓名、所在学校等信息。
二、录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录播环境:录播教室应保持干净整齐;手机关机;教师操控整节课,确保无学生无故走动、说话、排除外界干扰音。
(二)拍摄过程中建议教师站在黑板的左边或右边,尽量避免长时间看黑板,给摄像机留下侧面或背面时间过长,要有一定的时间面向摄像机;避免长时间站在白板前方,以免因背光太亮造成面部较暗的情况。
(三)黑板板书要书写规范、字体较大;为保持课程的连贯性,拍摄过程中尽量不要出现较长时间的停顿;讲课声音清晰、洪亮,语速适中,使用普通话。
三、课程上传的注意事项
(一)上传地址为:iclass.zzedu.net.cn。请参赛教师打开网站后认真阅读“操作流程说明”后再进行操作。
(二)尽可能使用学校内网(或班班通网络)进行上传。
(三)上传前要仔细检查所有资源,一经上传不得修改和删除。
(四)视频上传格式为flv。视频转换办法请见网站说明。
四、技术支持联系方式
郑州市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韩晓鹏 13783717558
评比网站技术服务:姚工:66359487转825
QQ群: 171542074
附件3:
郑州市优质课量化评价表
|
评价项目及权重 |
评价要点 |
等级、分值 |
||||
|
A |
B |
C |
D |
|||
|
目标设置 目标表述(20分) |
1 |
基于课程标准设置教学目标 |
5 |
3 |
2 |
1 |
|
2 |
把握文本的核心内容,分析其在学科知识中的地位、作用 |
5 |
3 |
2 |
1 |
|
|
3 |
准确把握学情、学生认知规律及学习的起点 |
5 |
3 |
2 |
1 |
|
|
4 |
目标表述具体、清晰、可操作 |
5 |
3 |
2 |
1 |
|
|
课堂评价(10分) |
1 |
课堂评价与教学目标一致 |
5 |
3 |
2 |
1 |
|
2 |
课堂评价形式多样 |
5 |
3 |
2 |
1 |
|
|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40分) |
1 |
情境创设新颖,导入方法自然 |
5 |
3 |
2 |
1 |
|
2 |
教学环节围绕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展开 |
5 |
3 |
2 |
1 |
|
|
3 |
适时展开课堂评价落实目标,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 |
5 |
3 |
2 |
1 |
|
|
4 |
学科特色突出,教学方法灵活,导学案使用恰当。 |
5 |
3 |
2 |
1 |
|
|
5 |
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有机结合,体现课改精神 |
5 |
3 |
2 |
1 |
|
|
6 |
重点鲜明突出,难点突破巧妙,总结精要到位 |
5 |
3 |
2 |
1 |
|
|
7 |
恰当使用“班班通”辅助教学 |
5 |
3 |
2 |
1 |
|
|
8 |
作业练习设计合理,符合减负要求 |
5 |
3 |
2 |
1 |
|
|
基本素质 基本能力 (20分) |
1 |
学科知识准确、系统,学科语言规范严谨,普通话标准 |
4 |
3 |
2 |
1 |
|
2 |
举止得体,教态自然大方 |
4 |
3 |
2 |
1 |
|
|
3 |
板书规范,设计合理 |
4 |
3 |
2 |
1 |
|
|
4 |
示范操作,熟练规范 |
4 |
3 |
2 |
1 |
|
|
5 |
思维敏捷,应变能力强 |
4 |
3 |
2 |
1 |
|
|
教学特色 (10分) |
1 |
整体设计自然流畅,起承转合过渡自然 |
5 |
3 |
2 |
1 |
|
2 |
体现独特、创新的教学风格与特色 |
5 |
3 |
2 |
1 |
|
推荐资源
0/52374
0/65642
0/43191
0/51524
0/46402
热点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