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 > 我国重污染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污染形成机理及治理措施

| 收藏 | 举报 | 分享到教育微博 访问 3041 次

本节课为2017年新课标“结合资料,分析我国重污染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污染形成机理及治理措施”,故本节课需要大量的资料,图片,数据支撑,所有资料都是针对课标深入剖析,自行整合现阶段最新、最热的材料。

  1. 重污染天气概念:本节课郑州2016年雾霾假”情景导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重污染天气的危害,并简单的区分重污染天气和雾霾天气,进而引出重污染天气的概念。

  2. 重污染天气的时空分布:展示“2020年春夏秋冬四季重污染天气”分布图,让学生自主提取图中信息,分析重污染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

  3. 重污染天气的形成机理:通过时空分布特征得出的结论,结合2020年冬季新京津冀地区静稳天气,东北地区大气污染这两个新闻材料,小组合作讨论我国冬季北方地区重污染严重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该知识点为重难点,故课堂上直接进行知识点迁移:展示喀什地区地形图,气候图,分析喀什重污染严重原因。至此,北方地区冬季重污染天气严重的原因分析完毕。

  4. 重污染天气的治理措施:播放我国十三五“蓝天保卫战”进程,课堂上直接召开“蓝天保卫战”记者招待会,分组讨论并展示我国从政府,工业,农业等不同角色为打赢蓝天保卫站做出的贡献。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最后,我对2021年三测提出的2030年碳达峰2060碳中和为切入点,让学生课下思考实现碳中和对我们的生活会有哪些影响?个人能为我国实现碳中和做些什么?并以简报的形式在下节课呈现,达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目标。


谢丹丹 发表于 2021-05-21 18:27
讲师信息
谢丹丹 郑州市第107中学
谢丹丹 郑州市第一〇七高级中学 中小学二级教师。本人成熟,冷静,善于思考,有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作为青年教师,做事有条理,学习能力强,有出色的团队意识、抗压能力和强烈的责任感。曾获得全国大学生教学技能一等奖,郑州中小学安全教育优质课二等奖,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个人”。
  • 原始文件请联系作者获取
  • 教学方案 谢丹丹.rar
  • 自我评价
    优点:
    1.本节课紧扣课标,采用热点性材料,将课标内容完全事实化,实际化,将较为枯燥的课题转化的更贴合实际。 2.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法,材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角色演绎法,读图分析法等,教学形式多样,活动设计新颖有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其主体地位。 3.以十三五“打赢蓝天保卫站”,十四五“碳中和”、“碳达峰”这些热点名词问题贯穿其中,培养学生体会到中国的强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不足:
    更多...最新视频
    38 人看过这个视频?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