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生物 >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眼和视觉

| 收藏 | 举报 | 分享到教育微博 访问 3583 次

本课例选自人教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本课例选择公众关注的中小学生近视率逐年升高作为导入,一方面紧扣课题,另一方面吸引学生兴趣。调查数据,通过生物兴趣小组同学调查、统计获得,让学生体验科学方法:调查法。

学习目标的制定:根据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用书、学情等来制定。

本课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教具辅助教学法,拆装眼球结构模型、设计凸透镜成像的演示实验,有效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提取课本文字、图片信息、创新以及学科融合(演示实验器材取材于物理学科)的能力;2.自主学习法,三个学习目标的达成,始终贯彻自主学习法,无论是观看微课、根据教材知识拆装模型、当众展示学习成果、在教师指导下设计演示实验等,真正把提高学生能力作为培养学生目标;3.合作探究法,目标2和目标3的达成,采用自学——检测——组内讨论答疑——班级讨论答疑——教师总结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师自制微课、同步投屏设备的应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服务于社会和自身,最后,本课例紧扣学生现实情况,以眼保健操结尾:明亮的双眼,光明的未来。


联通线路播放 移动、电信线路播放
赵静静 发表于 2020-05-30 01:30
讲师信息
赵静静 郑州丽水外国语学校
赵静静,女,中学一级教师,2007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2007—2017任教于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至今任教于郑州丽水外国语学校初中部,长期担任班主任、备课组长,并承担多个教学班教学任务。
  • 原始文件请联系作者获取
  • 教学方案.rar
  • 自我评价
    优点:
    把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善于引导学生建立思维逻辑上的严密性;善于引导学生打破课本编排限制,建立知识框架;善于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不足:
    稍欠缺亲和力。
    更多...最新视频
    40 人看过这个视频?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