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数学 > 1.2.2 组合

| 收藏 | 举报 | 分享到教育微博 访问 3066 次

本节课分五个环节进行,第一环节通过学生自主预习课本21-25页完成学习任务单课前部分。第二环节通过两组结合实际情境的问题对比引入课题,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与排列一节中相应问题的比较,正确认识组合。在引出组合概念的同时,使学生体会组合概念与排列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第三环节给出组合概念后,以两组问题中的第一个问题为例,让学生辨别属于组合问题还是排列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接着在排列的问题中提问:如何表示排列数,在学生得出结论后进一步提出同组问题中所有不同的组合数该怎么表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此时给出组合概念,达到最佳效果。第四环节让学生对比组合与组合数的异同,使学生明白学习中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接下来自然设问,排列数有计算公式,组合数怎么计算呢?组合与排列既然有联系,能不能通过排列数推导出组合数的计算公式?正好可以通过在巩固新知环节预设的第一个练习进行探索,学生在课前已经进行了预习,教学设计中通过探究从4个不同元素abcd中取出3个元素的组合数推广到一般情形,易于学生理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第五环节在组合数公式得出后,设计例题,让学生自己计算,自己总结组合数性质并解释验证,比老师直接讲效果好很多。例2主要针对组合知识的简单应用设计,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体会组合知识与计数原理完美结合,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同时注意考虑问题要全面。在典例分析中让学生熟悉组合和组合数的概念,进而灵活运用组合数解决问题。发展学生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抽象和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第六环节是达标检测部分,主要检验学生课堂达成度,通过测验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利于制定下一步教学计划。第七课堂小结部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从知识上,方法上,分析问题注意事项上等多角度总结所学,进一步完善知识网络,教师适时补充完善。最后,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适当增加探索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谢离丽 发表于 2022-03-30 08:47
讲师信息
谢离丽 郑州爱中学校
谢离丽,中学一级教师,10年教龄,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自我评价
优点:
以生活中热点问题为例引入,采用类比思想方法,通过学生观察、总结、对比排列的相关知识,得出组合相关知识,讲练结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借助多媒体教学、ipad平板电脑投屏展示能使教学更富高效性和生动性.发展性作业设计,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主动者。
不足:
更多...最新视频
16 人看过这个视频?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