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数学 > 3.1图形的平移(第一课时)


本节课以生活中的真实情景引入,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合作探究环节,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的过程,让学生亲自经历发现结论和验证结论的过程,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平移的性质,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同时操作性强又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帮助养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勇于表达想法的学习习惯.

整节课以问题链的形式进行授课,通过主问题的设置将知识网络串联成线;通过一系列子问题的设置将重难点分解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每一个问题和知识点,进而实现重难点地突破.


评审中未开放观看
何秋凤 发表于 2024-04-14 00:01
讲师信息
何秋凤 郑州市第九十六中学
何秋凤,郑州市第九十六中学数学教师
  • 原始文件请联系作者获取
  • 3.1图形的平移(第一课时).rar
  • 自我评价
    优点:
    本节课以问题链的形式展开教学,通过层层递进、逻辑清晰的问题设置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在探究平移的性质时设计了小组活动探究环节,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的过程更加深入地理解平移的性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问题解决意识,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让学生表达和展示.在小结环节不仅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总结回顾,还引导学生对平移的研究路径进行复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旋转的相关内容,实现经验的迁移.
    不足:
    在小组讨论之前,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让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了其他学生的疑问.
    更多...最新视频
    7 人看过这个视频?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