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数学 > 《余弦定理》


本节是人教A版(2019)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第二册第6.4.3节内容《余弦定理》。

一、“问题链”为引领,开展“探究式”学习。

本节课在理解和把握教材内涵的基础上,在当前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引导下,设置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渐进式问题串及例题的变式,引导学生猜想、发现、归纳,为学生提供方法指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步提升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抽象、数学建模、逻辑推理的数学核心素养。

另一方面,结合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获得创造性的思维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注重知识产生、问题解决的过程。

本节课教学设计既关注教材内容之间的关联,也关注知识、方法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并注重与学生认知规律相符合。注重引导学生经历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向量表达式到数量表达式的转化,体会如何利用向量的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并从中得到启发,形成转化路径,实现问题的解决,进一步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重视数学语言的训练,培养语言互译能力。

本节课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符号语言、文字语言等不用语言互译能力的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抽象概括能力。


评审中未开放观看
吴祥辉 发表于 2024-04-12 09:21
讲师信息
吴祥辉 郑州市第十九高级中学
自我评价
优点:
本节课的进行遵循课程预设,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主动,通过观察、猜想、探究的发现并证明余弦定理。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到创新的快乐,激发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在“主动”中发展,能在“合作”中增长知识,能在 “探究”中创新。
不足:
更多...最新视频
17 人看过这个视频?
  • ()

    2024-10-12 00:10
  • ()

    2024-10-12 00:10
  • ()

    2024-10-12 00:09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