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学习了血糖调节之后,尽管能说出血糖的来源和去向,但是如果考题情境中具体到某个特定器官,让学生分析饥饿时或进食后流入该器官血糖的浓度与流出该器官血糖的浓度大小关系,学生答题情况并不理想,这说明学生对血糖的来源和去向的理解仅是停留在表面。于是,我对这节课重新进行了设计,绘制出人体常见的几个器官,以卡图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学习本节课的时候,将血糖的来源和去向与卡图中具体的器官相结合,使思维得到训练,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对血糖的来源、去向的调控,也可以通过该卡图进行分析,这也有利于学生构建模型并结合模型解决相关问题。以卡图为媒介并贯穿课堂始终,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使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