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语文 > 15.落花生

| 收藏 | 举报 | 分享到教育微博 访问 6567 次

《落花生》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解释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课堂上老师通过读文、品析句子含义等方式,让学生初步说出文章运用的是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在对比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课内学习的方法学习《白杨》和《桃花心木》,说出借的物的特点及比喻的人的品格,知道借物喻人的“喻”的含义及呈现的方式。


吕宁 发表于 2017-04-07 13:48
讲师信息
吕宁 新郑市第二实验小学
吕宁,毕业于郑州大学语文教育专业,勇于创新,爱岗敬业。多次参加新郑市教育教研室举行的优质课比赛,并获得一等奖的优异成绩,所撰写的多篇论文在省市教育教研成果评选中获得一等奖。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参与研究的课题《小学语文大单元主题阅读的策略研究》被选为郑州市重点课题。“让孩子站在成长的最中央”是我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
  • 原始文件请联系作者获取
  • 吕宁《15.落花生》.zip
  • 自我评价
    优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能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伙伴合作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展示自我、展现个性的空间。 在课内文本阅读中,我让学生找“眼中物的特点,口中人的特点,心中抒发什么感情”,从而发现借物喻人写法上的特点。又通过拓展阅读《白杨》和《桃花心木》,让学生在对比中知道借物喻人的“喻”既有教育又有赞誉之意,还知道不仅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内心独白,还可以通过神态、动作进行呈现。让学生对“借物喻人”不再停留在表象的认识上,而是有了更深层次的学习领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升阅读能力。
    不足:
    更多...最新视频
    5 人看过这个视频?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