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课例依据项目化的学习形式,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并立项—项目开题报告—项目实施—项目结项报告”的过程,培养学生完成实践项目的品格与能力,具体流程为:
一、发现问题
学生从制作酸奶的初体验入手,在自制酸奶的经验中提炼出新的问题,自由组队后围绕问题查找资料准备项目开题报告。每组学生均配备了河南师范大学的实习老师做项目导师来全程跟踪指导与评价。
二、设计方案
学生上报要开题的项目有6项,分别为:
【第一组】探究适宜酸度下酸奶的最佳糖奶比。
【第二组】家庭条件下不同容器制作酸奶的比较研究。
【第三组】探究糖种与酸奶甜度的关系。
【第四组】探究不同品牌酸奶的接种效果。
【第五组】乳酸菌粉初始量随时间变化对酸奶浓稠度的关系。
【第六组】探究制作酸奶的适宜糖量。
学生通过“中国知网”查阅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文献资源,一周后举行开题报告会向大家介绍团队的研究方案。
三、实施方案
学生依据开题过程中听众们提的修改意见,完善自己的方案后便实施方案。实施过程中有项目导师全程跟踪指导与评价。
四、评价交流
首先,学生完成实践与论证后整理出项目结项报告PPT,在结项报告会上向大家介绍自己团队的研究过程、研究结论及反思。
其次,教师依据过程性评价、项目报告展示评价及成果评价对同学们进行综合评价并评选出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
再次,学生针对此次项目式跨学科实践学习畅谈自己的收获。
最后,教师给出寄语:希望同学们通过此次“酸奶的制作”跨学科实践活动,能够认识到生物学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联系,能在生活中尝试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未来运用所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