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时以梦想为主线,通过“知梦——立梦——追梦——致梦”四个环节循序渐进展开。首先,“知梦——自主学习,共享共赢,基础知识过关”。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自学梦想的含义、少年梦想的特点,梦想的作用等基础知识。在对教材有了整体感知后,学生结合课前准备的材料展开辩论。两个辩题“梦想应着眼于未来,越大越有意义”、“梦想应立足现实,越小越好实现”,旨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引导学生不仅要仰望天空,更要脚踏实地,从辩证的角度认识到梦想可大可小。一方面认识到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少年梦想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推动作用,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认识梦想不是空想和幻想,而是立足于现实(个人发展方向、社会需要、时代特征相结合)大梦想是由无数个小梦想逐步实现的,如果梦想不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只能是空想和幻想,所以,梦想要与社会发展需要,与时代脉搏、中国梦紧密相联系。理解自己的梦想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梦的实现,中国梦的实现为个人梦想提供机会。
其次,“立梦——我手画我心,绘制自己的梦想蓝图”。在从理论知晓少年梦想重要的前提下,引导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梦想,开始第二个环节讲述自己确立此梦想的缘由及此梦想会给自己、他人、社会、国家的作用和影响,再一次深刻感受梦想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对人生有着的深远意义,感悟有梦就有希望。
再次,“追梦——分享身边的梦想达人,见贤思齐”。确立了梦想,如何让梦想发挥作用,分享自己最欣赏的追梦人,是为了见贤思齐,是为了让拉近少年梦想与现实的距离,启发学生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需要磨砺坚强的意志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需要我们增强生命的韧性。
最后,“致梦——用行动向梦想致敬”。通过诵读名言警句,勉励学生认识到梦想只有付诸行动才会变得神圣。结合课本的拓展空间,引导学生进一步完成自己的梦想蓝图的简易思维导图,围绕自己的梦想拟定三个努力方向,促进自我发展。并下一课时努力就有改变即如何实现梦想奠定基础,课后把梦想蓝图带给家人和老师,意欲引发学生真正思考自己的梦想,坚定自己的梦想,达到师长共助学生梦想,共筑中国梦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