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 > 《望海潮》王姗姗

| 收藏 | 举报 | 分享到教育微博 访问 1562 次

     

首先播放歌曲《知否知否》,以词的音乐性呼应“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谈及柳永对词调的贡献,引出词人及本词,也从潜意识上引导学生注重柳永词的音乐性。(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的第一项做铺垫。)

带领学生一起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以及“重点”和“难点”。

进入第一个“学习目标”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词的韵律之美。

初步朗读(已经在课前完成)结合“导学案”中“朗读组”(课前分组)为大家准备的字音和断句的知识。请单个学生朗读,以检查学生自学效果。老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感知韵律之美和情感之美。请学生齐声朗读,并就此分析其感情缺失的问题所在。

由朗读中感情缺失的问题引入第二个“学习目标”:通过分析讨论文本,把握词作内容,品味词的语言之美,赏析艺术手法。

全班分为两大组,讨论上片和下片,具体讨论内容(在导学案中具体显示了讨论范围和讨论任务,以及提示信息)由“文本一组”“文本二组”派代表呈现在黑板上,并自主分配好组内任务,直接起立为大家解释分析讨论成果。

在分享他们讨论成果的同时,老师要做好对每个学生分析的评价,以更好引导大家对于文本的认知,并且加入高考考纲中对于“古诗文阅读”的必考题目的相关链接(导学案和课件中呈现)。本节课加入了“意象”“炼字炼词”两个古诗鉴赏知识点的分析方法,并以《望海潮》文本为例,举例分析,当堂检测学习成果。

任务完成后,老师要分别对上片和下片进行总结和梳理,而且要给以掌声,以鼓励学生们的自主学习。

在此基础上,进入第三个“学习目标”的学习:通过研究性学习,从探究柳永的创作心态。(由于现在高考选择古诗鉴赏的诗歌题目时,一般给出的背景和作者简介很少,有时候甚至没有,所以,本节课改变了传统课堂一开始就“知人论世”的方法,而是先从文本出发,完成前面两个“学习任务”,从文本出发,自主生发问题,在此基础上,再去探究作者和背景。  “探究组”是班级语文教学常规的一项,具有人员流动性,主要负责每篇课文的作者介绍和背景讲解,形成规矩,为的是让学生能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探究能力。当然了,学生的准备有时候很丰富,有时候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在学生讲完之后,老师要进行一定的梳理和补充。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效果明显,学生很愿意参与到课堂中,而且有时候他们会自己制作精美的课件,为课堂现场生成提供全新的视角。)

基于以上三个“学习目标”的完成,进行“课堂小结和课堂检测”,一个总结性问题的提出(以检测学生对于第二个和第三个“学习目标”的总结),一个是再次充满情感的朗读课堂,呼应第一个“学习目标”以及“课堂导入”部分。

布置作业:一方面巩固本节课的内容,另一方面预习《雨霖铃》。

感谢各位专家评委,你们辛苦啦!!!


王姗姗 发表于 2019-04-18 18:11
讲师信息
王姗姗 郑州市郑东新区外国语中学
王姗姗,女,毕业于西南大学,文学硕士,著有诗论专著《布道与救赎》一部,见省级以上刊物专业论文九篇,诗歌、文章发表见刊数十篇,曾获高中语文区级达标课一等奖、优秀教师、多项优秀作文辅导奖等,现任教高中语文。
  • 原始文件请联系作者获取
  • 望海潮.zip
  • 自我评价
    优点:
    1、设计“研究性学习”环节,经过两年的教学实验,发现学生特别喜欢这一环节,引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收集资料,探究文本生发的原本历史。并应用于本视频。(由于现在高考古诗文选择的题目已经减少对于诗人和背景的介绍,所以,本课堂改变传统课堂一开始就“知人论世”的方法,而是先从文本本身出发,自主生发问题,在此基础上,再加入“研究性学习”环节。) 2、敢于创新,把课堂还给学生,全班分组,任务明确,相互协作,节省课堂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把探究分析的知识点一起分享。 3、在适当时机,加入高考考纲内容,梳理知识点答题规范,进行示范并当堂检测成果。
    不足:
    自知有诸多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谢谢。
    更多...最新视频
    24 人看过这个视频?
    • (朱会娟)
      4112000261
      2023-05-18 18:27
    • (刘爽   )
      4105010435
      2022-07-06 10:27
    • ()

      2022-05-24 02:58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