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大智慧,不教小技巧”。人教版教材的修订一个突破的亮点是,对解决问题进行系统的编排,通过提供教学思路、清晰的线索,提供丰富的解决问题方法,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等,培养学生的“四能”。本单元的教学安排更侧重于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借助图示、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为了能更好的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画图分析问题的优越性。进一步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具体实施如下:
1.以步骤为依据,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从“要解决什么问题、怎么解答、解答合理吗”到“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三年级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步骤有了更概括的提升。本节课一开始先唤起学生已有的解决问题步骤,进一步概括规范的解决问题的步骤并在教学环节上与之相对应。阅读与理解环节打破常规的以听的方式传递信息更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听重点的意识。分析与解答环节强调画图分析,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感受画图分析的直观与简洁。回顾与反思不仅回顾了做对了吗,还反思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2.以学生为资源,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本节课对例题进行了深度的探究,给每个学生独立思考和个性表达的机会。课堂上学生不同的画图方式和解答方式都是宝贵的生成性资源,在分析与解答环节正是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这些资源,在有层次的交流和对比中,不断完成从实物图到示意图再到线段图,最后理解算式(数量关系)的抽象过程。
3.一题多解,丰富“1”的双重内涵
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是对已有知识的迁移和类推,打破常规思维,对学生已有认知进行重建,并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更为重要。在分析与解答环节,当大部分学生都坚定的认为计算出1个碗的价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必经之路的时候,呈现给学生“倍比法”,让学生静静的看,从一开始的“嗯?”到越来越多的“噢!”。进而发现把3个碗当成一个整体“1”也是一个很好的策略,原来我们今天研究的归一问题的“1”既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1份。
4.深挖教材资源,提升文化自信
教材例题以碗为载体,创设买碗的情境,虽然和日常生活很贴近,但是缺乏更深层的意义。在练习与提升环节赋予它青花瓷的材质,同时介绍瓷器的背景,以瓷器的烧制、手机充电和城市穿越课程为情境,强化练习的同时又渗透了生活和文化信息。这样既让练习更有趣味性又能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