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信息技术 > 《认识窗口》

| 收藏 | 举报 | 分享到教育微博 访问 2757 次

本节课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接触Windows操作系统中最重要的特点——窗口。首先,本节课采用了“范例引导,触类旁通”的教学方法其次本节课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组。在认识课本中“计算机”为例的窗口后,打开其他窗口进行再次实践,窗口的认识作了适当的补充。


高丽 发表于 2020-06-26 19:09
讲师信息
高丽 登封市书院河路小学
高丽老师从教12年,一直从事小学中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教学经验丰富,每节课在备课之前充分课程能真正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展开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所教内容往往能照顾全体,并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更好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她所执教的内容深受学生的好评。
自我评价
优点:
因为四年级的学生接触电脑时间并不长,对计算机的专业术语和基本操作还是比较陌生。为了照顾全体,讲课中我尽量放慢语速,并针对所学重点进行反复强调和回顾。 首先,本节课我采用了“范例引导,触类旁通”的教学方法。本节课以“计算机”窗口为例,帮助学生认识Windows窗口,了解窗口的组成。在教学时,一定让学生明白,本节课“计算机”窗口的认识只是范例,可以触类旁通,这些基本操作方法可以用到其他窗口使用上。这一环节实现的关键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在实践中感受窗口的操作,在操作中发现信息,捕捉信息,选择适合的信息技术及工具,用信息技术去解决问题,通过恰当的途径去解决问题。 其次,本节课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组。在认识课本中“计算机”为例的窗口后,打开其他窗口进行再次实践,对窗口的认识作了适当的补充。比如,在打开窗口后,如果页面内容太多,整个页面不能完整的呈现所有的内容时,页面右侧就会自动生成“滚动轴”功能,拨动“滚动轴”就能显示出所有的页面内容了。所以,让学生明白,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要学会灵活的实践运用。
不足:
学生的自主探究时间还可以更长一点,比如在区分“菜单栏”“工具栏”时,可以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点击摸索,遇到的问题由学生在不断的摸索、尝试中自己来解决,老师真正只起到一个指导者的作用。
更多...最新视频
85 人看过这个视频?
  • ()

    2024-09-13 09:32
  • (王铁鹏)
    0111006521
    2024-03-19 10:31
  • ()

    2023-10-11 11:06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