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堂实录内容为: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父亲、树林和鸟》。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语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本课通过童年时代父亲和“我”地对话,展现了父亲对鸟的熟悉与热爱,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文章的语言充满诗意,耐人寻味。学会生字词、理解词义是教学重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丰富性是教学难点。
教学中,教师从题目入手,通过交流谈话,猜测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开启新课。继而介绍作者,了解作者概况,引起对作者作品的期待。接下来,让学生进行课文初读感悟。通过自读课文、全班交流等阅读方法,把握文章的大意。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概括大意、找中心句等方式,掌握多种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再读课文时,通过朗读、交流、借助PPT课件等方式,通过自读、指名读等方式读准字音、理解“黎明、凝神静气、兀立”等词语的意思;相机进行随文识字,学生能根据指导的方法,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蒙、鼻”;通过交流谈话,字义辨析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通过自读、范读等方式,读好文中长句子,并能结合生活体验等,能简单说出对“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等词语的感受;通过自读、长句朗读、理解词义等方式,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最后利用板书,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给学生布置作业来巩固课堂知识。课堂上除了知识的学习,还重在语言文字的感悟,学生能够通过联系生活,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语文与生活相融合,实现语文的生活化,生活的艺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