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语文 > 孙丽丽 《雾在哪里》 第二课时

| 收藏 | 举报 | 分享到教育微博 访问 3265 次

《雾在哪里》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本课要求书写的8个生字中,“切、久”是易错字,“屋、散”在书写上不够规范。通过听写词语、自改练写,发现学生易错字、不够规范的生字进行指导,达到正确、规范书写生字。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雾把大海、天空、海岸等景物依次藏起,呈现出大雾笼罩下世界一片朦胧的奇妙景象,把自己藏起来后,又都能看清楚,整篇课文显得生动有趣。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雾的淘气是重点。通过自读、指读、齐读、接读、配乐读等形式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体会雾来时和雾消失后的景色不同。并能仿照课文用“无论……还是……都……”说一说雾来时的景色,体会雾的淘气。 通过朗读理解、结合生活实际,学生说一说自己眼中的雾,以及自然界神奇的自然现象,体会自然景物所蕴含的生活情趣。


孙丽丽 发表于 2021-04-07 15:30
讲师信息
孙丽丽 郑州市二七区汝河路小学
孙丽丽,中小学一级教师,语文教学20年,曾获得郑州市骨干教师、郑州市文明教师、郑州市教学创新先进个人、郑州市德育创新先进个人。
自我评价
优点:
本节课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努力做到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根据各部分特点,品读方法各有不同:雾说的话引导学生用孩子的口吻,读出雾的淘气。雾来时的景象,鼓励学生用语言描绘样子以及自己的感受,读出画面感,对于第六自然段的长句子,以教师范读、学生练读、师生共读入情入境的朗读。对比雾来时和雾消失景象,感受雾的淘气、大自然的神奇。 作为一篇童话故事,教师注重激发想象,拓展思维。以读为本,重在说话训练,巧设活动、留白、补白,培养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拓展思维的宽度和广度。想想说话:雾把 藏起来了,无论是 ,还是 ,都 。在此之前,学习雾把大海藏起来,除了大海、船只看不见,还有什么看不见进行想象。最后想象雾在自己眼中是什么。以学生为本,鼓励个性得到发展,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不足:
对于学生评价还需要加强,应该更有针对性。
更多...最新视频
26 人看过这个视频?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