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信息技术 > 《玩转七巧板》

| 收藏 | 举报 | 分享到教育微博 访问 3013 次

本课采用我校编程教学基于项目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共围绕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一、整体感知

       由老师带领学生自行感知《玩转七巧板》小游戏,感知游戏角色和角色需要完成的设置。做到心中有数。

二、角色分析

师生共同分析程序中涉及到的角色和各类角色应该完成的动作设置。明晰本节课的程序制作目标。

三、流程分析

清楚了角色和角色要完成的动作设置,小组讨论共同完善导学案中的彩色七巧板角色流程图,对于七年级,本环节导学案中会给出关键模块,学生只需填写到相应位置即可。通过梳理角色流程图明晰程序完成的步骤。

四、脚本制作

1.教师演示——解决难点问题

本课中如何选择角色的点击/按下/放开的三种状态是难点也是程序的易错点,但不是重点,通过教师演示,师生共同分析,帮助学生明确掌握三种状态的不同执行过程,在程序制作过程中应如何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状态。

2.自主练习——拖动,旋转变形

练习中再次通过选择按键的按下/放开状态巩固不同状态的区别,攻克难点问题。

3.小组合作——拼图

小组在小组长电脑上共同讨论,分析问题解决方案,掌握方法后再自行创作自己的脚本。充分发挥了小组的帮带作用,并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学有所获。

五、优化提升

优化提升是基于项目的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本课以挑战任务的形式布置为课下作业。

整个过程师生互动充分、流畅、自然,课堂教学一气呵成。


张培红 发表于 2021-04-09 10:36
讲师信息
张培红 郑州龙门实验学校
金水区第十四届希望杯课堂教学展评一等奖、希望杯 郑州市第二届创意编程比赛优秀辅导教师 郑州市第三届创意编程比赛优秀辅导教师 全国NOC大赛优秀辅导教师
  • 原始文件请联系作者获取
  • 教学方案.rar
  • 自我评价
    优点:
    1.本课结合了生活中正在消失的我国传统益智玩具——七巧板制作完成。 2.课堂教学环节紧凑流畅,师生互动充分、自然;带领学生感受了程序作品从角色分析到流程分析直至结合流程制作脚本的程序制作的完整过程。 3.制作作品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使用相关积木,以此了解程序的执行过程和计算机的工作方式,引导学生明白在程序制作中不仅要会做还要知道为什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4.充分调动了小组互助及激励作用。课堂中多次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比如小组流程分析,共同展示。在创作环节,拼图是本课的难点,讲解完相关知识点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先在小组组长的电脑上讨论问题解决方案,并为效率最高的小组积分,充分调动了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展示完小组讨论成果后,每个成员再制作自己的作品,保证每个孩子都学有所得。
    不足:
    课堂时间有限,学生未能完成完整的七巧板小游戏中的所有角色脚本,为本课留下了小小的遗憾。
    更多...最新视频
    123 人看过这个视频?
    • ()

      2024-08-27 11:31
    • ()

      2024-08-25 21:42
    • ()

      2024-08-25 18:44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