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遣我们的想象》
【设计者】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六中学 张议文
【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标准】
1.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3.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重点)
2.细读课文,品味平实语言;
3.悟读课文,学习鉴赏方法。(难点)
【学习过程】
理思路
品语言
小练笔
预习导学:
一、知识卡片
1.复习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终身致力于出版语文及语文的教学。他先后创作、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创作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
二、识记字词
1.注音。
桥堍( ) 契( )合 驱遣( ) 怅( )然
歌谣( ) 忧( )惧 拘泥( ) 旷( )远
无可比拟( )
2.解释词义。
桥堍:
拘泥:
不声不响:
得意洋洋:
学习过程:
一、理思路
问题导航: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阐明观点?
3.读8—14段,圈点勾画推进内容或转换话题的词句。
明确:
王维《使至塞上》 高尔基《海燕》
(8—10段) (11—13段)
在想象中睁开眼睛 在想象中生出翅膀
4.两个实例有很大相似性,可否删除一例让文章更简洁?
明确:不可以删除,两个实例分别对应鉴赏文艺的两个目的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
5. 速读1—7段,其写作内容和写作目的分别是什么?
提示:找出重要概念,画出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本课的重点。这篇文章论证的主体部分是通过举两个实例来进行论证,一是王维使至塞上,二是高尔基的海燕。先从这两个实例入手,再读文章,从而理出文章的论证思路。对于议论文而言,能够清晰地把握它的论证思路,就可以提纲挈领。
二、品语言
文中有许多句子,在写作与阅读等方面都具有值得借鉴的实用价值。请找出一两句,说说你获得的启示。
示例: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明确:
我悟:想要理解一篇文艺作品,就必须把握其情感,还要通过想象还原形象的描述,进而去体味。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自主选择,其实是让学生各抒己见,准备和倾听中细读文本,老师的点评也围绕语段,一起品味文章平实的语言,学习鉴赏方法。
三、 小练笔
借鉴课文所讲的鉴赏方法,任选一首古诗,驱遣想象作一番鉴赏。将你的鉴赏过程和体验写成一段文字,不少于150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文章中提到的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学以致用。
附:板书设计说明
驱遣我们的想象
叶圣陶
心形(想象)
两边翅膀(作者,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