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本节课的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大胆的调整和增减。取用学生较为熟悉的案例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收集大量资料,进行整合设计,除了对保护区的生态意义进行深入分析外,还探讨了如何协调保护和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突出人地协调观这一核心素养。
首先用中医药这一热点导入新课,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为突破本节难点做铺垫。学生根据课本自主学习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和分类。然后转入对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学习,并设计三个探究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一、黄河湿地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引出生态退化现象及其对生态安全的影响,根据视频了解郑州黄河湿地的修复措施;二、根据具体材料,分析修复湿地对生态安全的意义和对郑州市产生的影响;三、探讨实现生态效益的同时如何兼顾社会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回顾我国保护区建设状况及对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做出的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