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收藏 | 举报 | 分享到教育微博 访问 2418 次

课时分议题:近代中国的觅光之旅

(一)子议题1陷黑暗——上下摸索

  创设结构化情境:关键词头脑风暴

  学习任务与活动:学生调动大脑,用你想到的一条主题线索把这些杂乱无章的关键词串联起来,分享想到的主题线索是什么并说明原因。

  教师议学指导:提炼学生分享的线索并尽可能启发学生打开思路,总结具有代表性的屈辱与抗争两条主线。

  活动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和设问,引导学生思考,并明确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只能另辟新路,从而增强学生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认同感,坚定的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子议题2见曙光——寻得出路

创设结构化情境:以视频呈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如何开辟的,主心骨是谁?

  学习任务与活动:观看视频,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背景和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教师议学指导:引导学生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

  活动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视频可以较容易的总结出共产党成立的条件,一是思想基础,二是阶级基础,并结合时政,联系建党精神进行深化党成立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要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进而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三)子议题3:迎胜利——政权新生

创设结构化情境:重温开国大典讲话

  学习任务与活动:思考中国人民站起来有何意义,中国共产党在站起来的飞跃中做出哪些贡献?

  教师议学指导: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成立对内和对外的影响,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功绩

  活动设计意图:重温伟大时刻,增强自豪感,让学生通过感受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艰辛过程,引导学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努力做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业:创设结构化情境:土地政策的变迁

  学习任务与活动:为什么不同时期土地政策不同,中国革命为何不能直接一步消灭私有,实现社会主义?

  教师议学指导:土地政策变化的原因是社会矛盾和国情的变化带来,引导学生从这个角度分析。

  活动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分析,为什么土地政策不可以直接消灭私有,中国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得出中国革命两步走的原因受国情决定,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王淑姬 发表于 2022-01-06 20:30
讲师信息
王淑姬 郑州市扶轮外国语学校
王淑姬,高中政治老师,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中教一级教师。授课风格幽默,深受学生喜欢。
  • 原始文件请联系作者获取
  • 2022优质课 - 1.zip
  • 自我评价
    优点:
    优点:认真,负责
    不足:
    缺点:过于追求完美
    更多...最新视频
    45 人看过这个视频?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