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 > 《古人计数》

| 收藏 | 举报 | 分享到教育微博 访问 2877 次

本节课的目标紧紧围绕“理解10个一就是1个十”展开的,本节课的设计以古人计数所经历的历程为线索,对数学概念追本溯源,经历概念产生的过程,设计与之匹配的有层次的数学活动。

古人计数的衍变历程,可以概括为五个阶段:一一对应的数数阶段,10个一组的数数阶段,将十作为一个整体的计数阶段,用1个物体表示十的计数阶段,用同样的符号但不同的位置区分一和十的计数阶段(十进位值制产生)。针对古人计数的五个阶段,设计了不同层次的学习体验活动。

1、一一对应摆小棒

经历古人一一对应的数数阶段,明确此时的小棒主要用于记录羊的增减变化情况。

2、10根一组捆小棒

数形结合获得 “以群计数” 的经验,聚焦10个一组的方式。

3、用一个整体表示“十”

设计握拳表示“十”,一方面针对一年级学生注意力疲劳的特点,适时地组织放松活动,另一方面是进一步巩固“10个一就是1个十”的核心目标。

4、用一个物体表示“十”

尝试解释牧羊人用一个大石头的表示方法,本环节是从形象具体的10向“以110”的位值制过渡的阶段。

5、十位和个位的产生

提出问题能用两颗一模一样的珠子表示“十”吗?是对一年级同学的一次考验。基于本节课的前四个活动的体验,学生被“逼到”了只能用位置区分的道路上,就这样“位值制”呼之欲出。

接着通过在隐藏数位的计数器上拨“十”,引导学生感受到如果不固定数字的位置会造成混乱,为计数器数位的引入做好铺垫,引导学生感受在计数器上固定数位的必要性。

前面有了动手操作,最后再呈现书中写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 “四会”—— 会摆、会拨、会说、会写。


吴梦楠 发表于 2022-02-17 18:33
讲师信息
吴梦楠 郑州市惠济区实验小学
吴梦楠,郑州市惠济区实验小学教师。2021年参与的北师大三年级数学第五册《周长》单元教学设计被评为“郑州市校本教研优秀成果案例”。2021年参与的北师大六年级数学第十一册《圆》二次编写被评为“郑州市校本教研优秀成果案例”。2021年参与制作微课《分数的意义—整理与复习》入选教育部审议的义务教育教科书· 新世纪小学数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微课程资源。2021年参与河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一般课题《小学数学发展学生“量感”的行动研究》。2021年参与《小学数学低段复习课教学策略研究》被立为“郑州市重点课题”。2021年获得“惠济区2021——2022学年上期小学数学‘说课标 说教材’”一等奖。2021年获得“惠济区2021年小学数学课堂达标优质课”一等奖。
  • 原始文件请联系作者获取
  • 《古人计数》.rar
  • 自我评价
    优点:
    一,在教学中我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通过有目的地操作、交流、讨论,经历亲自数一数,摆一摆的过程,明确了以群计数的简洁性,经历了由“10个一”到“1个十”的知识形成过程,促进知识技能的内化,为后续在计数器上拨数经历“满十进一”奠定良好基础。 二,在引入计数器之前,通过提问“怎么用两颗一模一样的珠子来表示11”,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想到了用位置来区分,就这样“位值制”呼之欲出。经历了数位产生的过程,学生对数位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刚刚学习了0—10各数的意义以及10以内数的加减法,在教学中,已经向学生渗透了用计数器个位上的珠子表示0—10各数的计数方法,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对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正向迁移。加上课堂上教师的直观演示对帮助学生由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不足:
    一,由于前面摆小棒、捆小棒体验10个一就是1个十所留活动时间太长,最后拨计数器环节也超出预留时间,导致最后在数的书写以及练习方面时间不足,需要在下一课时中继续巩固。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深度了解学情,合理设计课堂结构。 二,课堂环节设计不紧凑,活动指令不够明确,一部分学生课堂中出现玩小棒、计数器的情况,对“10个一就是1个十”的核心目标理解不够深刻,导致后续部分同学活动参与感不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了解学情,把数学活动落实到实处,提高数学活动的有效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更多...最新视频
    43 人看过这个视频?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