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科学 > 《导体与绝缘体》

| 收藏 | 举报 | 分享到教育微博 访问 2401 次

《导体与绝缘体》是小学科学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的内容,是在前三课逐步认识电路后联系生活实际的一节探索课,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基础,本课就由学生常见现象引入课堂,通过小组实验设计,学生台上实验演示、学生修正实验设计,学生小组探究等多种方式探索如何设计电路检测器检测材料的导电性,进而通过一个小魔术启发学生联系自己实验结果和生活经验达成本课的目标:生活中哪些材料是导体,容易导电,哪些是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绝缘体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会转化为导体。为下一节课安全用电打好知识和能力基础。


郭凯琳 发表于 2022-02-28 15:26
讲师信息
郭凯琳 郑州市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
郭凯琳,女,本科学历,2010年毕业至今一直任教小学科学。在教学中善于思考、勤于教研,大胆探索,不断追求更高效的课堂,关注孩子的课堂生成,积极探索教材与课堂的有效结合。曾获得郑州市优质课一等奖、河南省课程融合优质课二等奖、郑州市教科研成果一等奖等成绩,并荣获郑东新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
自我评价
优点:
目标达成上:本课学习过程中,紧扣课标,在单元学习目标的前提下确立课时目标,通过多种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实现所有学生的课时目标达成。 学习方法上:本课采用了学生演示实验教学法代替教师演示实验,启发学生自主探究,自主交流对话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推测、检测物体是否导电,经历了“制定计划-预测结果-实验验证-归纳总结-学以致用”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重难点突破上:本课的难点有两个:一是电路检测器的设计,二是绝缘体不是绝对的这个概念的理解,为突破难点一,学生小组讨论过实验设计后先组间修正设计,再请班级中实验设计环节成功的小组上台演示实验,难点二采取教师自制教具表演小魔术的方法突破,激发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不足:
课堂时间所限,一些绝缘体转化为导体的生活实际例子学生没能展开分享。学生对小魔术的自制教具非常感兴趣,受限于课堂时间,学生只能看到神秘的二号液体一加入,自制教具的“导体”这两个字就亮了,没能进一步讲解魔术电路是怎样设计并使用的。
更多...最新视频
107 人看过这个视频?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