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 > 《平均数》

| 收藏 | 举报 | 分享到教育微博 访问 2663 次

平均数作为一个统计量,对其统计意义是难以理解的一个数学概念。就统计的意义而言,学习平均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代表性”;就学生数感的发展而言,学习平均数意味着学生开始涉及虚拟数的理解。围绕“代表”、“虚拟”、“敏感”等展开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平均数,进而积累数据分析的相关经验。

本课时的学习按以下流程进行:①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②展示情境,引导探究   ③回顾与总结  联系生活 实际应用  ⑤寻找生活的平均数。                

总之,通过对数据分析观念内涵的细化,并有针对性的落实到课堂上,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对数据的需求,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学习平均数,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从而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李小华 发表于 2022-03-04 17:37
讲师信息
李小华 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
中小学一级教师,金水区优秀教师,2021年度金水区金硕杯一等奖获得者
  • 原始文件请联系作者获取
  • 李小华教学设计+课件.rar
  • 自我评价
    优点:
    把平均数放在统计量的背景下,以数据分析观念为学习目的核心,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平均数》一课,设计时注重在统计意义下学习平均数,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 本课通过运动会中的“评委打分”“运送时间”情境,为学生提供熟悉的、现实的、真实的统计题材,让学生利用平均数来解释现象、解决问题,从中感受到平均数统计的意义。因此,教学重点放在从数据分析的角度来研究平均数,让学生在统计活动中理解平均数意义的本质。
    不足:
    更多...最新视频
    25 人看过这个视频?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