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身环节通过谈话和视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引出本课的主角—大熊猫。
引导学生进行第一遍的略读,完成段落大意的连线题目。连线题是属于比较简单的题型,第一遍读时,设置难度较小的题目,不会让学生有不适感。
在学生了解文章主题和题材之后,引出说明文的普遍结构特点,对说明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进行解释说明。
在对全文和每段大意有了整体感知后,引导学生在说明文的功能框架结构下开始逐段的精读。
在第一、二段中有很多对饲养员和熊猫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抓住文中的关键动词,由这些动作的描写引导学生说出此部分的功能。
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之上,继续让学生通过Scanning快速搜寻文本,对最主要的body部分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让学生了解facts对于idea的支撑作用,建立学生在读说明问题的时候知道去搜寻最关键的idea信息。
通过对最后一段的归纳总结,学生更容易理解依靠分类归纳来总结作者意图。
除了书中所说的拯救大熊猫的主体和方法,教师还介绍“世界动物保护组织”,让学生知道全世界都在积极行动,并提问:那我们普通学生又能为保护熊猫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呢。由此提出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make a poster and share.
本节课主要通过结构模块化的对说明文体裁结构进行解析,以讲带用,以用促练,以练促内化。通过对说明文体裁结构化的图式,让学生对于篇章结构的各个部分的功能有所体悟,实现了学生对于内容的规范性模块化输出。
以上即为本节课的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