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用一篇故事作为线索,以郑州市的市花作为探究的主角,并结合时事新闻材料帮助学生理解传份的意,将整节课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寻找卵细胞——寻找精子——美丽的邂逅——新生命的诞生,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开花的意义和结果的过程。
1.本节课内容较多,但可清晰地分为四块:桃花的结构、传粉、受精、种子和果实的形成。其中重点是第一块,难点在后两块,而第一块又是种子和果实形成的基础,因此在第一块认识桃花结构上,我借助桃花模型和拍摄的校园中月季花得照片作为载体,介绍完示意图后,采集校园月季,做到一组一朵,让学生进行实物的识别,加强知识的巩固。
2.在传粉这一块内容,主要借助动画和图片,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比如,对蜜蜂和蝴蝶的了解,来理解昆虫传粉的过程和方法。另外通过分析“加拿大一枝花”的传份方式,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这一块内容比较简单,可以适当压缩时间,把时间留给后面的重难点。以上这一部分起名叫做“寻找精子”。
3.“精卵结合”,受精的过程位于雌蕊的内部,实物难以观察,内容抽象,采用动画的模式,分解受精过程,抓住关键词哪儿的“精子”和哪儿的“卵细胞”的结合。
4.精卵结合后,花朵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视频慢放展示花朵凋零后,子房膨大成果实。再由表及里,通过向学生展示石榴、苹果、橘子等果实的果柄就是最初的花柄、萼片,以及苹果另一端还遗留的花蕊等,生活皆学问,知识来源于生活。
整体采用的方法就是借助模型、实物标本、图片、动画、视频多角度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不如动手摸一摸。不足之处,受较多内容的限制,有限的时间也限制了教学活动的设计,在探讨果实形成这一部分可以考虑加入石榴,石榴的花瓣凋落,但是雌蕊和雄蕊都能清楚看到,也更形象的体现了子房膨大形成果实这一身生物学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