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例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环节,整节课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方法多样,课堂气氛活跃,目标达成度较高。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梯度设计,层层推进。
紧扣课标,结合单元目标要求、教材内容、课后习题及学情来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梯度设计,层层递进。由认识题跋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再到“细读课文,品人物”,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讲故事,最后感悟课文所蕴含的道理。整节课环节相扣,由易到难,层层推进。
二、以生为本,注重学法指导。
首先,课堂上以“读”为本,在琅琅书声的浸润陶冶中,读出古文的韵味。其次,渗透文言文学法的指导,通过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结合插图等方法理解文章的意思,感受文言文精炼、隽永的语言特点。第三,指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展开合理的想象,让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展开想象,讲故事,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
三、注重细节,扎实训练。
本课例注重细节,扎实开展语言文字的训练。首先,从课题开始,让同学知道“书”是书写的意思,利用旧知指导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其次,紧扣“尤所爱”,抓关键词,不断追问,体会杜处士会怎样爱惜这幅画?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有效地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同时聚焦两个“笑”,对比人物形象的不同,从中体会杜处士的虚心接受错误和牧童的天真烂漫;最后,抓中心句“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进行拓展训练,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感受到“术业有专攻”的道理。
总的来说,这是一节以新课标为指导,立足学生学情,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规范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