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道德与法制 > 我的家在这里(第一课时)

| 收藏 | 举报 | 分享到教育微博 访问 1125 次

课例紧扣单元主题“社区与家乡”展开。以家乡特色景物为话题,引起大家的兴趣。接着创设了两个小伙伴到访的情境,引领大家进入活动展示、实践、交流环节。

首先是第一个活动“我熟悉这里”,在牛牛和文文的示范下,说说自己的家在哪里?它的名字有什么来历?从情感上引导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居住地。再由调查小组成员汇报居委会、物业的职责,给社区设计活动,从认识上推动学生对社区人、事、物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开展第二项活动:我喜欢这里。说说自己最喜欢社区的什么地方,并用简短的话语夸夸居住的社区或村庄,情感得以升华,产生对社区的热爱之情。

自然过渡到第三个活动:我铭记这里。《井深情更深》的视频播放,引起人们心中浓浓的乡情,借助板书总结,情感再次升华为铭记居住地的一切美好事物。

最后的作业设计,提示大家留心观察,发现社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积极想办法解决。重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公共生活,主动维护社区利益,积极为社区生活的改善建言献策,能够对社区产生归属感,为最后扩展到热爱“家乡”这一更广阔的生活环境奠定基础。


张红霞 发表于 2023-04-07 10:36
讲师信息
张红霞 新郑市新华路小学
  • 原始文件请联系作者获取
  • 我的家在这里(第一课时).rar
  • 自我评价
    优点:
    1.结构紧凑,一线到底,既连贯又完整。通过创设“牛牛和文文两个小伙伴到访”这一情境,带领同学们开启学习之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2.教师让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提前布置,引导孩子留心观察社区事物,选择有特色的、感触深的用绘画、拍照的方式简单记录下来。各种新颖有趣的活动项目如春笋般出现在孩子们为社区设计的活动里,也吸引着孩子们到生活中去发现更多有趣的事物。 3.多维度互动,让课堂生成更丰富。通过学生与文本和生活对话,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丰富多彩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师生配合默契,课堂氛围和谐。
    不足:
    1.老师的评价语还不够自然流畅,没有完全贴切学生回答,教学语言还不够精炼等。 2.整堂课的内容有点多,时间上不好把控,结课时的总结略显仓促。
    更多...最新视频
    48 人看过这个视频?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