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目标:1.多种形式读文,读对字音,读准节奏。借助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大意。熟读成诵。2.在深入读文的基础上,通过师生合作(讨论、对话),抓住关键词句,说出人物语言的风趣、幽默的特点。3.阅读《徐孺子赏月》,对比异同,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孩子语言的风趣与幽默。最后一个环节,由课文的学习拓展到课外的阅读,激发学生阅读《世说新语》的兴趣。
文言文的学习,读是关键。首先需要学生能够读正确读通顺,让学生自由朗读后指名检查,在这个环节就将文中关键字的音和意做一强调,便于学生能够掌握;接下来,读出节奏部分,结合学生学习古诗的基础以及这几年的语文素养,五年级学生的语感已悄然形成,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正确的断句;重点朗读是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人物形象的感知上,在这个环节,设计的朗读方式较多,自由读,默读,男女生读,师生对读,对比读等,以达到以读促悟的目的,在不断推进的朗读中,杨氏子聪惠的形象也跃然于眼前;理解文章后,要实现背诵的教学目的,此处的读也是有层次的推进,先是去掉标点符号,接着按照古代的方式将文章从右向左竖排,用这样的方式由简到难,加深学生的记忆,能够熟读成诵。
在品读、理解课文时,先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借助注释等方法,理解重点词语,联系语境理解了句子的意思。放手让学生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自学,通过汇报交流,理解了整篇文言文的意思,突破了教学重点。目标二基本达成预设。说明课时目标制定、重难点的把握比较准确,老师的引导比较有效,对学生的学情把握比较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