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语文 > 登封市北区小学柳俊贤《石灰吟》教学视频.mp4

| 收藏 | 举报 | 分享到教育微博 访问 913 次

     直接导入课题、板书课题之后,讲于谦创作这首诗的小故事。联系已学过的《游子吟》、《暮江吟》,理解“吟”字的含义,借以理解诗题。接着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特别提醒“粉骨碎身”这个词和平时的说法不一样。随文认识生字“锤、凿、焚”,生观察并提醒其写法。师范写“锤”字,生跟写、同桌互相评价。生交流并读出诗歌节奏之后,以师生合作读、男女生pk读,齐读的形式读出韵味。反复读的基础上学生借助注释读诗意,解决“若、千锤万凿”的含义,之后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

      然后观看石灰形成过程的视频,找出对应的三个词语“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想象并描述画面体会石灰形成过程的艰难,入情入境地朗读诗歌。在此基础上,感悟“托物言志”的写法,交流以前学过的诗人托某种物言自己某种志向的诗句,凸显于谦借“石灰”表达自己的“清白”之志。之后介绍于谦12岁立下“清白”之志的原因:受文天祥的影响。

     学生交流自己提前搜集的“清廉、爱国、结局”的小故事,出示于谦“为官、为国、为民”最具代表性的诗句,理解“清白”背后的深刻内涵。在悲壮的氛围中,师配乐范读,生单个读、齐读,深入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熟读成诵。最后以林则徐对于谦的评价“百世一人,何处更得此公?”做结。课后推荐阅读或观看《“救时宰相”于谦》。


柳俊贤 发表于 2023-04-21 15:12
讲师信息
柳俊贤 登封市北区小学
柳俊贤,女,46岁,中小学一级教师。从教以来,已24个春秋。一直把“以文化人”当作自己的初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二十多年来,一直耕耘在教学第一线,把握住课堂这个主阵地,积极参加学校公开课、示范课活动,多次被学校评为“教学之星”。2018年被评为“登封市最具魅力教师”。所执教的《杨氏之子》在2022年登封市优质课大赛中被评为一等奖。在教与研的探索中,一直走在行进的路上。
  • 原始文件请联系作者获取
  • 登封市北区小学柳俊贤教学方案.zip
  • 自我评价
    优点:
    1、以读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感情,熟读成诵。读的形式有自读、指名读、齐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赛读、教师范读等,以读促学,以读促思,以读促悟。 2、以单元阅读要素为依据,补充石灰形成过程的视频资料,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体验,为想象“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的画面、感悟石灰形成过程的艰难搭支架。感悟于谦“清白”之志时,学生分享提前搜集的关于他“清廉、爱国、结局”的小故事,师补充于谦最有代表性的为官、为国、为民的诗句,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于谦。之后挖掘“清白”背后的深意就水到渠成了。 3、资料补充时穿插文天祥对于谦的影响,于谦对林则徐的影响,教育学生:正是因为他们的精神代代传承,赓续前行,中华民族才能经受住无数次风风雨雨的考险,才能雄踞于世界的东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继承和弦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不足:
    1、学生的朗读还不够入情入境,指导不够深入。 2、学生发言面不够广,某些积极主动的学生发言频率较高,其余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较少。 3、授课过程中,缺乏精彩的生成。
    更多...最新视频
    25 人看过这个视频?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