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语文 > 《杨氏之子》

| 收藏 | 举报 | 分享到教育微博 访问 783 次

      教育部审定2019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杨氏之子》。

      本课带领学生走进文言文《杨氏之子》的故事内容,能读好“为、应”两个多音字,认识并正确书写“禽”字。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文言文的停顿和节奏,并结合学习文言文的已有经验疏通文意,用自己的话说出故事内容,并尝试背诵课文;通过自读自悟、联系上下文、学生交流、对比阅读等方式,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人物特点,品味文章巧妙风趣的语言。本次课程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色,体会风趣巧妙的语言魅力,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能力。


王盛男 发表于 2023-04-21 19:46
讲师信息
王盛男 郑州市中原区锦艺小学
王盛男,中共党员,毕业于郑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任职于郑州市中原区锦艺小学,负责语文教学管理、班级管理及教科研工作。曾荣获郑州市小学语文优质课一等奖;郑州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郑州市中小学作业设计案例一等奖;河南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郑州市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特等奖;郑州市优秀班主任;中原区政府优秀教师等荣誉。
自我评价
优点:
本节课教师充分以生为本,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深入理解知识内容,全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一、注重朗读和默读的训练。本节课教师运用自读、指名读、男女生互读、齐读、默读等多种读书方式,让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悟,深入感知文本内容,入情入境地品味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二、注重方法的习得和运用。课堂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联系曾经学过的学习方法解决课堂发生的新问题,同时在师生对话和互动评价中适时总结多种学习方法,授人以渔。在品味语言的环节,更是运用对比阅读的方法启发学生深度思考,进一步体会什么样的语言才是风趣巧妙的。 三、注重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课堂伊始,教师便设计颇有趣味的环节引导学生理解题目意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中,教师运用教学智慧,采用问题链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知人物特点,同时创设趣味情境仿说句子,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体会文章语言的风趣和巧妙。 本节课教师的教态亲切大方、语言表达流畅、有感染力、普通话规范,能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教学,同时能熟练操作多媒体设备,具有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
不足:
这节课不足的地方,一是大多数回答问题的学生依然是班里比较积极的同学,其他同学相对比较沉默。二是板书设计有待改善。在备课时,除了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外,板书设计也不可忽视。
更多...最新视频
21 人看过这个视频?
  • ()

    2025-03-07 15:56
  • ()

    2025-03-01 10:03
  • ()

    2025-02-23 14:23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