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语文 > 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

| 收藏 | 举报 | 分享到教育微博 访问 976 次

     《小猴子下山》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趣味性很强的童话故事,课文中共有五幅插图,讲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先掰一个玉米,后又看见桃子、西瓜、小兔子,见一个爱一个,扔下去这个去抓那个,结果什么也没得到的故事。
      本节课为《小猴子下山》的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以小猴子妈妈的口吻让小猴子下山找食物,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想要到文中一探究竟。
二、初读课文、提取信息。学生读完课文后,指导学生说一说小猴子下山经过哪些地方,理清下山的路线。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本节课抓住关键词句,在随文识字同时,理解课文内容。还在教学时总结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拓展阅读,通过对比两个小故事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做事要一心一意,有始有终。


张霖潘 发表于 2023-04-21 22:03
讲师信息
张霖潘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五里堡小学
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曾获得管城回族区语文优质课一等奖、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也获得管城回族区“文明班级”。
  • 原始文件请联系作者获取
  •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课件.zip
  • 自我评价
    优点:
    1、本节课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到一个有趣的故事中,激发学生兴趣。抓住关键词,随文识字,过程中通过加一加、换偏旁、字源识字、图片、归类等方法来识记。围绕小猴子所见,积累又( )又( )的词语,围绕小猴子所做,通过做动作理解“掰”“扛”等表示小猴子动作的词语。让学生在学习生字同时轻松抓住本课重点。 2、教学过程中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总结方法,帮助学生理清故事脉络,接着按照学习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同桌合作学习的方式,由扶到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通过拓展阅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对比两个故事学生明白了做事要一心一意,有始有终。
    不足:
    更多...最新视频
    27 人看过这个视频?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