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学生在初中对近代西方两次工业革命成果、产生原因及影响已有初步的认识,第一,教学设计中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整理成两个表格,作为其素材,突破思考点“两次工业革命特点”,侧重实例解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唯物史观、垄断组织概念等;第二,进行历史解释的训练实践,以解读一工英国先驱及二工多国并发这一特点的原因,以史料和时空轴作为素材进行思维的逆推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广度及表达概括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时空观素养、长时段的大历史观;第三,突破教学难点,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使用对比型的图片史料、权威人物的文字史料等阅读素材,解读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突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概念和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工业革命的进步性与局限性,渗透唯物史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理论,提高学生的学生素养,以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历史的工具,合理、科学地解释历史。第四,学业拓展,以“启示”开放性试题为切入点,将历史、现实、未来三者进行对话,展示德国经济学家克劳斯﹡施瓦布《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一书的目录,引导学生提出有主见、创见的表达,以及书中提出个人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四种智慧,渗透五育理念,培养家国情怀学科素以践行育人的理念,实现立德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