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 > 故都“清”莲 美美“郁”共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联读第三课时

| 收藏 | 举报 | 分享到教育微博 访问 660 次

这节课为《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的联读课第三课时,学习目标是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了解自然对文人多层次的精神慰藉,感受文人对丰盈精神世界的追求,并体会民族审美心理,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这节课通过《朗读者》的情境创设,通过三个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悟美的文辞;走进作者,探究美的来源,走进文化,发现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民族审美情趣。


任伟 发表于 2023-05-27 10:15
讲师信息
任伟 新郑高级中学
任伟,1981年生于河南,2004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2004年在新郑高中任教至今。长期担任高三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地做好一个教师的本职工作,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虚心好学,积极进取;呵护学生,师德高尚;任劳任怨,团结协作,成绩优良,先后获得新郑市优秀教师,新郑市优秀班主任,新郑市教育教学工作突出贡献先进个人,新郑市名师,郑州市教育局优秀教师,郑州市优秀教师等荣誉。
  • 原始文件请联系作者获取
  •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联读.zip
  • 自我评价
    优点:
    本节课以“故都清莲,美美郁共”为主题,通过设置一个大情境,再分设三个小任务一步步引导学生探究两篇文章中文辞之美、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洞察文字背后的民族审美心理,并且由读延伸到写,将文学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起来。 情境创设不仅体现了“真实性”,又具有“学习性”,而且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地激起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学习任务则通过“讲述”、“访谈”、“点评”,一步步带领学生深入文本,成为一个合格的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朗读者,并进一步转换成发现美、表达美、创造美的书写者。学习任务的设置呈现一定的梯度,通过给学生提供学习支架,引导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同时能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理解民族审美心理,培养民族自豪感。
    不足:
    1、情境的创设可以更加细致,两位参演的同学还是有些紧张,演绎的不够到位。 2、同学发言虽然积极,但有部分同学声音不大,影响到了观点的传达,学生讨论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3、对民族心理的挖掘依然不够,需要进一步举例并且升华。 4、教师的引导和点拨有预设,在解决学生现场提出的问题方面,需要进一步与预设关联。 5、整体上来看,两篇散文可以挖掘的地方还有很多,但为了集中解决问题,对学生的引导与激发还不够。
    更多...最新视频
    13 人看过这个视频?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