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 > 郑州九中,王大昀,2023郑州市中学语文达标评优课《我与地坛》

| 收藏 | 举报 | 分享到教育微博 访问 1366 次

中国文论中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写景散文的重要特征,景情其背后是“我”的独特存在!散文贵在有“我”,我将以《我与地坛》为例,基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要求,依据“人文主题”和语文核心素养的构建,来探讨“我的审美心理”和“人格构建”,所以,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定为三个方面。1.反复诵读、品读《我与地坛》,体会史铁生笔下的景中悟。2.理清《我与地坛》的情感线索,理解史铁生的情感世界。3.“散文贵在有我”,探析史铁生人格的构建。

课堂上,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带领孩子们:一、合作探究,共同阅读第3、5、7段三个写景段落,思考作者笔下的地坛有怎样的特点,地坛给了“我”怎样的生命感悟?二,聚焦文章第二部分“我”对母亲的回忆,思考探讨母亲对“我”有着怎样的生命意义?“我”对母亲又是一种怎样的感情?从场景、行为、心理、形象,四个方面梳理、分析母亲形象。

通过梳理情感线索、品读语言,深层理解作者的内容情感,这是散文阅读的一个基本的抓手。史铁生,借助地坛之景、地坛之思(我该不该去死,我为什么要活着;我为什么要出生?我应该怎样活)、地坛之悟(逃避危难之地、感悟生命之地、获得重生之地),悟得了一位疼爱而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一位艰难而伟大的母亲。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地坛和母爱是作者生命的两个精神支点。

从而借助课堂,达成了总目标的设定。


王大昀 发表于 2023-05-31 20:31
讲师信息
王大昀 郑州市第九中学
王大昀,先后获得“河南省优秀团干”,“全国优秀团干”,“郑州市骨干教师”,“郑州市文明教师”,“郑州市优秀班主任”,“郑州市教科研先进个人”等国家、省、市级荣誉,还先后获得省市区论文课题一等奖,郑州市优质课一等奖等奖项。
自我评价
优点:
在教学方面有很强的课改理念,先进的教学工作方式和方法。所带班级语文学科历年在年级中,位列前茅,在高考中,教育教学成绩突出,语文学科毕业生高考成绩成为突出优势。也谙熟教育教学管理和教科研工作。
不足:
更多...最新视频
31 人看过这个视频?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