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生物 >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本节课从学生感性知识入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增加学生动手观察、实验、推理分析等亲身体验的过程,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获得知识从而完成学习目标。课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通过创设情境,以学生熟悉的母亲河——黄河面临的现状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寻求答案。

2.观察现象,证据推理;

  通过展示一系列生活中的现象,设计一连串问题,最终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证实自己的推理,让学生真正从生活现象中寻求答案,理解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路径及散失的主要器官,锻炼了科学探究素养能力。

3.实验探究,模型建构; 

  通过设计两个实验探究,学生能够感受并观察到构成气孔的保卫细胞的结构特点及不同状态,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同时通过气孔模型的构建和展示,将保卫细胞结构特点及其作用形象的展示给学生,从而突破难点。   

4.举证推理,跨学科融合;

  通过实例分析,以及物理学知识解释蒸腾作用对植物的作用,使学生初步具有跨学科实践的能力,能够分析真实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

5.联系实际,升华认识;

  首尾呼应,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让学生初步形成生态文明观念,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实践。


评审中未开放观看
周颖 发表于 2024-04-08 11:51
讲师信息
周颖 郑州枫杨外国语学校
自我评价
优点:
语言亲和,课堂逻辑性强,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课堂上让学生有充分的参与感。
不足:
更多...最新视频
52 人看过这个视频?
  • ()

    2025-02-06 14:03
  • ()

    2024-09-28 10:21
  • ()

    2024-09-02 11:26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