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4简单的图案设计
第一环节:发现美——感受身边的美,引入新课
通过欣赏2024年春晚《年锦》图,巧妙选用汉、唐、宋、明不同朝代寓意吉祥祝福的代表文案,浓缩了民间美学与数学的原理;再引入近两年特别流行的马面裙的图案设计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汽车标志、还有未来学生将要踏入的梦想学府的校徽设计;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感受轴对称、平移、旋转变换在图案设计中的强大作用,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环节:美图精讲,分析美的形成
通过分析课本上的一些典型图案的形成过程,总结分析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案都由基本图案通过适当的平移、轴对称、旋转中的一种或几种变换方式组合而形成的,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多角度分析图案的形成不是唯一的,即“基本图案”也不唯一,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及空间想象能力。
第三环节:欣赏美——赏析名家画作
带领学生赏析以作品极具“数学性”而闻名于世的著名画家埃舍尔的代表作,让学生充分感知通过基本图形进行图案的变换,可以设计出很多精美的艺术品,再利用一个视频了解埃舍尔的作品风格,最后对埃舍尔的名作《蜥蜴》进行赏析,感受作家的奇思妙想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图形分析能力,使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一切事物的变化可以通过一系列基本变化的组合得到,体会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培养学生对审美对象的感知、欣赏、评价和创造能力。
第四环节:创造美—小小设计师
以学校一年一度的“数学课程节”为契机,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图形的平移、旋转或轴对称等为“数学课程节”设计一个logo,并简述设计意图,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再让他们分享设计心得,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悟几何的魅力,提高学生审美,将美育融于数学学科课程之中。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寄语未来,传递美
课堂小结进行升华,教师寄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有生活目标和前进的方向。最后,播放埃舍尔的画作《天空与海》的设计过程,再次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激励学生深度创造。
第六环节:作业布置,延续美
设计了两种类型的题,一种是基础作业:对本节课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一种是实践作业: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升班级凝聚力,增强学习动力,促进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