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数学 > 1课堂实录+郑州市第一二二中学谢玉萍+6.4.1《数据的离散程度》.mp4


本节课是北师大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四节,学生已经在七年级学习了数据收集的方式,会对数据进行初步的整理,能选用恰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本章的前三节已经学习了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三个统计量,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初步的统计思想。

1.通过“体质健康测试”这一真实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减少畏难情绪,同时通过真实情境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2.通过“问题串”的设计,逐层递进,揭示本质,“从整体到局部”“从直观猜想到精准计算”“从极差——平均差——方差”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分析问题时,引导从问题的本质出发,调动已有学习经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希沃白板、图形计算器和EXCEL,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探究能力:在上节课的前情回顾中和本节课的学习中让学生体会如何用EXCEL来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方差;在处理复杂数据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计算器来处理,亦可通过图形计算器直观感受数据的离散程度。

4.通过希沃白板的投影、问答展示等对学生的课堂过程进行评价,同时展示学生的评价量表,通过小组评价、个人评价和他人评价,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5.教师寄语,通过教师自制视频和寄语,让学生感受到统计学的魅力,感受到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并且学会尊重和接纳自己的差异性,意识到“追根溯源”的重要性。

6.作业超市,开放性的方式,开放性的问题更好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 


评审中未开放观看
谢玉萍 发表于 2024-04-15 10:12
讲师信息
谢玉萍 郑州市第一二二中学
谢玉萍,中学一级教师 ,2014年9月入职郑州市第一二二中学,任教于数学学科,连续多年担任毕业班教学工作。荣获郑州市优质课二等奖,多次荣获航空港区优质课一等奖。在数学教学中始终坚持让学生快乐学数学,尊重学生的数学差异性,关注数学知识的本原和应用,努力做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让学生在快乐数学中发现数学之美,数学之趣,数学之用!
自我评价
优点:
1.情境真实且来源于学生生活,并使用计算机、计算器去处理数据,将体育、信息技术与数学交互; 2.教学设计以问题串螺旋上升,提供了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契机; 3.注重学习支架的有效提供,助力学生突破认知局限,积累一定的活动经验; 4.以形到数,直观估计,制定策略;从数到形,用量精准刻画表达,数形结合思想贯穿始终,感受统计的魅力; 5.教评学的一致性始终贯穿始终,在小结环节,让学生对整节课进行评价并展示; 6.作业设计具有开放性,作业超市为主题式作业,从本节课知识出发,联系本章节及统计相关知识,符合大单元理念。主题一继续关注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选择项目BMI,可以经历整个统计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一是。主题二从提出问题“方差一样下,数据离散程度是否一样”入手,通过阅读材料入手,认识四分位数和箱线图,并能简单应用。
不足:
从目标达成度看,通过对学生评价量表的情况统计,发现学生对于生成的知识达成度较高,但是在数学活动和数学表达的能力欠佳,部分同学在小组合作中找不到自己的角色定位。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多给与学生表达的机会。 从教学环节的设计来看,拟通过问题串层层探索,但是整个环节需要学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投入度,对于小部分同学来说节奏显得快,思维量密集,在方差的形成过程中没有跟上。要学着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或者提前提供学习支架和温馨提示,做到课堂不掉队。 从预设生成和实际生成来看,学生可以从整体角度去感受数据分析的方法,体会离散程度的必要性,明确3个统计量的计算及意义。同时感受到多学科知识的交互,理解数学的价值。 另外,自身的学科专业技能:比如语言表达的精准精炼也需要再次提升!
更多...最新视频
11 人看过这个视频?
  • ()

    2024-06-13 14:47
  • ()

    2024-06-08 22:26
  • ()

    2024-05-17 23:52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