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 > 糖类的性质再探究——基于STSE下的实验设计


本节课在设计由浅入深,从“走近糖”到“走进糖”,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化学知识,在体验中获得感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就感。具体有以下几个环节:

环节一: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糖画“中国龙”,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环节二:建构认知冲突,果糖(酮糖)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吗?

环节三:基于STSE下的创新实验——以生活中常见的饮料为例探究单糖和双糖的性质

1)探究单糖的性质——以饮料中的糖类(雪碧—果糖、葡萄糖补充液—葡萄糖)为例

2)探究双糖的性质——以饮料中的糖类(黄桃罐头——蔗糖)为例

环节四:探究多糖的性质——以馒头中的淀粉为例

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有以下亮点:

1.构建与认知冲突,激发兴趣,注重学科间的交融

以生物课中果糖(酮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建构认知冲突。深化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

2. 注重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注重认识思路的结构化和显性化。

贯彻STSE的基本理念,基于“学习任务”开展“素养为本”,创设“制作糖画中国龙”、“探究饮料中的糖类”、“网红脱糖电饭煲”等真实情境,贴近生活,培养学生进行情境关联。

3. 注重创新实验:试剂微量化、实验随堂化。

从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演示实验,学生分组探究实验,以“绿色化学”为指导。改进优化实验方案,设计常温下的银镜反应;引入生物催化剂淀粉酶;提高实验的安全性、可行性、高效性。

4. 注重学科育人价值,树立文化自信,培养辩证思维,树立科学态度。

通过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社会热点事件,培养学生理性应对、科学严谨的社会态度。阅读科研文献资料,培养学生的科研探究能力和资料收集能力,深化学科素养。

5. 注重“教、学、评”一体化。

注重教与学的有机融合,注重教学目标与学习任务的整体性和一致性,把握化学核心素养。通过有效融合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课前预习,发挥大数据平台带来的优势。优化作业设置,设置多层次开放性作业,实现课堂知识的课后延伸。


评审中未开放观看
王丹丹 发表于 2024-04-19 08:11
讲师信息
王丹丹 郑州市第二十九中学
自我评价
优点:
研读课程标准,深挖教材,落实核心素养,创新实验,巧设情境,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1. 构建认知冲突,激发兴趣,注重学科间的交融。 2. 注重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注重认识思路的结构化和显性化。 3. 注重创新实验,试剂微量化、实验随堂化。 4. 注重学科育人价值,树立文化自信。培养辩证思维,树立科学态度。 5. 注重“教、学、评”一体化。
不足:
更多...最新视频
51 人看过这个视频?
  • ()

    2025-06-02 17:42
  • ()

    2025-05-23 16:55
  • ()

    2025-05-07 15:19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